“开放成都”合作伙伴计划,将搭建起“政府—行业—企业”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国际化合作平台,通过集成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专业服务,团结更多国内外优质企业、专业机构、商协会、智库专家等合作伙伴。
每经记者 唐俊 每经编辑 刘艳美
“我想说的第一件事是,我们应该意识到前进的唯一途径是合作。”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问到中欧关系问题时,根特大学教授、欧盟经济学家Rudy Aernoudt首先说了这样一句话。
最近,作为比利时代表团团长,Rudy Aernoudt正带领比利时企业家们访问中国,探讨中比两国的产业合作新机遇。最新一站是成都。
9月26日,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中国·北京)主办,成都市商务局、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成都市对外开放合作促进中心支持的“全球供应链与投资对话:中比合作对接会”在成都高新区中国-欧洲中心举行。
来自比利时的12位领军企业和知名机构代表参与对接会,与40多家川渝地区企业、机构代表进行合作对接,促进中国与比利时的交流与合作。《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观察到,Rudy Aernoudt以及随行的企业家们对中方企业表现出极大兴趣,中国企业也从这次活动中收获不少实际成果。
活动现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唐俊 摄
最近,欧盟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高额关税备受关注。据商务部9月26日最新消息,中欧双方一致同意继续推动电动汽车价格承诺协议谈判,全力致力于通过友好对话磋商达成双方均可接受的解决方案。
Rudy Aernoudt认为,目前欧洲的电动汽车行业确实难以与中国竞争,“但我们不能说,欧洲现在就要保护自己了,要建立起高墙,也就是所谓的关税,企业不能再进入或者必须投资才可进入”。
“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企业就会坐下来偷懒,不再具有竞争性。我们要帮助他们建立连接,获得更多启发和成长。”Rudy Aernoudt特别提到吉利的例子——
2010年,中国吉利汽车集团并购欧洲沃尔沃汽车公司,其在欧洲的工厂依然保持运营,包括位于比利时的汽车工厂。“此前比利时有7座汽车工厂,现在只剩下一座,就是沃尔沃的工厂,我要感谢吉利,让这座工厂还在那里。”Rudy Aernoudt说。
Rudy Aernoudt认为,未来需要创新,而创新是将不同的思维方式融合在一起,这就是他们要做的事——把比利时的企业和中国的企业聚集在一起。“让我们与中国公司合作,让我们把它们带到欧洲,想想沃尔沃的例子。”
关于中欧关系,欧盟中国贸易协会执行董事、法兰德斯中国商会执行董事Gwenn Sonck同样谈到合作。她认为,中比合作对接会这样的活动很重要,通过面对面沟通,双方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
Gwenn Sonck认为,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已经做了很多创新工作,有助于进一步减少碳排放。“我认为我们应该看看如何在这个领域合作,而不是制造障碍,我们欢迎中国企业到比利时建立合作关系。”
“去当地、去成都、去比利时,这对更好地了解双方非常重要。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创新动力,以及我们可以如何在这些方面合作。”Gwenn Sonck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中国·北京)武雅斌在活动上提到,比利时是进入中国市场较早的国家之一,截至目前,比利时在华累计投资项目1300多个,中国是比利时在欧盟之外第三大贸易伙伴。
四川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吕胜平表示,在对外开放进程中,四川与比利时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今年1-7月四川与比利时进出口额超过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3%。比利时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全球供应链,在贸易、投资、科技等领域,四川与比利时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9月26日在成都举办的中比合作对接会,正好为两国企业提供了交流合作的机会。
在中方企业作介绍时,Gwenn Sonck不停地在拍照。“已经有一些公司在我的投资组合中,我真的想回去介绍给我们比利时的公司,比方也有很多公司可以介绍给中方。”
在与比方人士交谈过程中,成都博恩思医学机器人有限公司就收获了初步合作意向。该公司CEO李耀表示,比利时有一个很好的机器人培训中心,也有很好的医院,“现场他们就在联系,对方已经有了合作意向”。
李耀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与比利时的合作,初步是机器人培训方面,下一步可能在比利时做临床研究。“来之前完全没想到效率这么高,会议结束后,我们用了十分钟时间,就把双方的想法、目标以及如何去落地的路径想好了。”
此前李耀的公司也在拓展海外市场,但并不如跟比利时对接得这么顺利。他提到,去年为了开拓印度市场,在一个人也不认识的情况下,他独自一人去印度待了9个月。
“如果那时候有这样的活动,会节省很多前期工作和成本,出去的时候也会更方便。大家对接得有针对性,落地的可能性也会更高。”李耀希望,未来能有更多金融机构、创投机构、政府服务机构等参与其中,形成更好的服务生态。
此次活动虽然在成都举办,但整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都在受益。
徐敏专程从重庆赶到成都,参加了这场中比合作对接会。她在重庆世纪精信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担任国际业务部经理,通过此次活动与不少企业建立了联系,之后会通过线上沟通进一步明确合作意向。
“以前我们从欧洲带到重庆的一些企业,也会和成都对接。这个活动在讲国际合作,成渝经济圈内部也在互相合作。”徐敏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在现场企业B2B配对活动上,近40家企业参与洽谈,10多家川渝企业与比利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有效促进中比在金融投资、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更深入的合作。
在成都,这样的活动会越来越多。成都提出,要促进产业出海供需精准对接,做大跨境电商规模,全方位推进企业合作、产业联动、园区对接、机制融合,推动更多企业“从成都走进中国、从成都走向世界”。
近年来,成都在对外开放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截至目前,成都已聚集世界500强企业315家,与全球235个国家(地区)建立贸易往来,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外商直接投资居中西部首位。目前,成都已开通超140条国际及地区客货运航线,覆盖全球主要中心城市,定期直飞客货运航线拓展至67条;中欧班列(成渝)号稳定运行近50条线路,覆盖欧亚110个城市。
作为成都创新设立的对外开放工作机构,成都市对外开放合作促进中心主要负责成都市对外开放合作平台搭建、项目合作、贸易促进等工作,积极服务企业融入全球供应链,助力成都加快建设对外交往中心。
活动现场,成都市对外开放合作促进中心介绍了“开放成都”合作伙伴计划,将搭建起“政府—行业—企业”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国际化合作平台,通过集成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专业服务,团结更多国内外优质企业、专业机构、商协会、智库专家等合作伙伴,推动各类资源的集成共享。
未来,“开放成都”合作伙伴计划将重点聚焦“6+2”开展服务,即6项行动——资源对接行动、企业成长行动、科技创新行动、伙伴共享行动、营商环境行动、品牌推广行动,以及举办成都伙伴授徽仪式和年度大会2场年度活动,与合作伙伴组CP、共成长。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