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西安自贸:首创与探路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8-12 17:19

    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进一步推动多元化的国际物流通道,不但弥补了不沿边、不靠海的短板,还将本土适合运输的产品,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并融入国内大循环,为本土企业提供贸易便利,极大促进经济发展。

    每经记者 张文瑜    西安    每经编辑 贺娟娟

    在中国经济版图上,有这样一些特殊的区域。

    它们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承载着重要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它们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肩负着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历史重任。

    这就是自贸试验区,一个孕生于“一带一路”建设、秉承国家“开放创新”基因、担负着国家开放重任的综合试验平台。

    2013年至今,我国分7批设立了上海、广东、辽宁、山东、北京、陕西、新疆等22个自贸试验区(下设片区57个),已然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

    2017年4月1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成立,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正在成为陕西扩大对外开放的排头兵。

    几年来,其在投资改革、贸易监管、人文交流、产业发展、金融创新、通道建设等多领域累计形成686项创新案例,其中39项案例得到国务院和相关部委通报肯定,88项案例在全省复制推广,充分发挥了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

    前不久,中山大学自贸试验区综合研究院发布了“2023—2024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在全国57个自贸片区中排名第16位,在全国28个内陆型自贸试验区中,西安区域制度创新指数排名第五,较上年度有所提升。

    首创首试,集成高地

    自贸试验区向来是深层次改革的排头兵。

    与各类开发区、综保区不同,自贸试验区的核心是制度创新。虽然以“自由贸易”为名,但其制度创新的内容并不局限于贸易和投资领域,也包含转变政府职能、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

    西安区域在投资、贸易、金融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进行大量的制度创新,形成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

    例如在贸易便利化方面,西安区域创新推出“安检前置、区港联动、抵港直装”的中欧班列出口货物区港一体化监管模式。

    “安检前置”:依托西安综合保税区,将搭乘中欧班列长安号的出口货物在此集结,打通海关与铁路数据连通,铁路部门将安检工作前置于综保区口岸作业区。

    “区港联动”:高效入区集结货物,使用一单多报系统简化进出区申报步骤,利用智能卡口自动识别集装箱号和查验放行信息,一站式完成铁路安检和海关查验。

    “抵港直装”:出口货物可直接运抵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后直装车。

    “这样一来,货物出区时间由原来2天以上压缩到2小时内,西安综保区出口通关时效从1.6小时降到0.8小时,降幅达50%。提升货运通关及运输效率,节约运输成本,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发挥了积极作用。”陕西自贸试验区相关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西安区域还设立了二手车出口一站式服务中心,在全省首创“二手车出口+中欧班列+TIR国际公路运输+保税+启运港退税”业务模式,致力打造面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二手车出口集结中心。

    今年1-7 月,西安市新增二手车出口资质企业16家,出口二手车2319台,同比增长83.2%,出口金额6037万美元,同比增长4.5倍。

    仅上半年,西安区域就培育形成创新案例25项,其中,“科技创新‘五力’新模式”入选国家商务部第五批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

    陆港+空港,物“链”全球

    自贸试验区是城市国际化发展深化的重要标志,往往结合港口、机场所在城市片区设立。借助“空港”和“陆港”两大平台,西安亦打开了对外开放的“黄金通道”。

    今年上半年,西安开通了胡志明市至西安的直达航线,开通西安与俄罗斯之间的第6条全货运航线——西安-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航线,复航“西安-塔什干”全货运航线等,为陕西自贸试验区对外开放织密了航路。

    其中,西安-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全货运航线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今年首条新开国际全货运航线,由俄罗斯航星航空执飞,每周2班,往返可用载量50吨,出港主要运输邮件、普货、跨境电商货物,进港主要运输肉类、酒类等俄罗斯特色产品。

    6月15日正式复航的“西安-阿拉木图”国际货运航线,则由西北国际货航执飞,往返可用载量50吨,主要服务本地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供应链需求。

    6月16日,GJ8937航班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飞往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至此,西安实现了中亚五国七城航线全覆盖。

    据不完全统计,作为陕西、西安接驳世界的“空中丝绸之路新起点”,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通达世界的客货运航线累计110条,其中国际客运航线84条,国际货运航线26条,通达全球43个国家、88个主要枢纽和经济旅游城市,每天国内外航班起降约1000架次。

    “西安实现中亚五国七城客运航线全覆盖,初步构建起‘丝路贯通、欧美直达、五洲相连’航线网络格局,是通达世界的国际枢纽和全球创新资源接驳地,也为中亚地区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上述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

    陆港方面,一列名为“长安号”的货运班列穿越大漠戈壁,跨越高山平原,将以西安为集结中心将全国的货物送往遥远的欧亚大陆,至今运行超过10年。

    中欧班列(西安)国际干线达到18条,“+西欧”线路达到24条,截至今年7月,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超20000列,开行量、货运量等指标稳居全国第一。西安也成为全国首个中欧班列年度开行突破5000列的城市,平均每100分钟就有一趟中欧班列在西安国际港站驶出或抵达。

    这条贸易线路,也已经编织成一张庞大的网络,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3个城市,连接11个亚洲国家超100个城市,成为运输时效最快、智能化程度最高、线路辐射最广、服务功能最全、综合成本最低的班列。

    区域联动,自贸协同

    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视角下,自贸试验区这片创新沃土不仅是深化改革的试验田,更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重要支撑平台。

    尤其是自贸试验区与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联动,形成了一个高效的创新平台,不仅能够吸引高附加值的国际产业落户,还能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一组数据可以说明:截至2024年5月底,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新登记经营主体21.92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12.3万户,含外资企业1041户。

    其中,高新功能区探索服务型制造新模式,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12%;经开功能区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为陕西首个工业产值超千亿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国际港务区功能区融资租赁企业占全省70%以上,会展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推动了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物流、检验检测、会议会展等为代表的优势产业在陕西自贸试验区快速聚集。

    此外,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进一步推动多元化的国际物流通道,不但弥补了不沿边、不靠海的短板,还将本土适合运输的产品,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并融入国内大循环,为本土企业提供贸易便利,极大促进经济发展。

    除了推动自身发展外,陕西自贸试验区各片区也与其他自贸片区协同,推动创新制度、资源和成果的共享。

    此前,西咸新区自贸办与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行政审批局携手签署了一份意义重大的合作协议,搭建了一座政务服务“通办”桥梁。

    想象一下,在西安的企业家们不必再长途跋涉到山东,就能轻松办理各项审批手续;而山东的创业者们也可以“足不出户”,享受到西安的优质政务服务,这就是“跨省通办”和“远程异地评标”带来的便利。

    “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行政效率,更为两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

    于陕西自贸试验区而言,合作触角并未止步于此。

    前不久,西安管委会带领海关、税务等部门以及各功能区、代表性企业平台组成的代表团,远赴新疆开展交流推广活动。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他们与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霍尔果斯片区以及阿拉山口综保区签订了《联动创新合作协议》。

    这份协议勾勒出通道建设、产业互补、平台共享等多个领域的协同联动。它不仅是一纸合约,更是两地深化互利合作的坚实基础。随着协议的落实,也将看到更多跨区域的创新项目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开花结果”。

    2024年上半年,22个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达到1039.6亿元,进出口总额达到4.1万亿元,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实现了占全国20.8%的外商投资规模和19.5%的进出口规模。

    22个“试验田”撬动4.1万亿外贸,中国自贸试验区交出的这份“成绩单”不可谓不亮眼。

    作为其中一员,未来,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亦将持续在制度创新、区域协同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经验,为我国后续自贸试验区扩容、国内新开放格局贡献更多力量。图片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贵州三力:控股股东拟协议转让5.12%公司股份

    下一篇

    招商证券:熊开申请辞去公司副总裁职务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