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新闻传播学刊》创刊,推动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7-26 19:07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树庭在致辞中表示,《新闻传播学刊》将在刊物的传播创新上持续发力,以文字、音频、视频融合的方式,实现学术刊物的可听化、可视化,不断拓展内容传播的渠道与方式,为读者提供个性化、场景化的知识获取新体验。

    每经记者 黄博文    每经编辑 张海妮    

    近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暨《新闻传播学刊》创刊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来自11所高校和17家学术期刊与出版界的50余位专家、学者、编辑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建设高品质学术期刊,响应国家战略,立足中国实践,坚守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使命和历史重任,推动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本次研讨会由《新闻传播学刊》副主编、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党委书记曾祥敏主持。

    活动现场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持续深化传播创新,推动学术内容可听化、可视化

    在推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进程中,学术期刊扮演着重要角色。2024年,在中国传媒大学喜迎建校70周年之际,由教育部主管、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闻传播学刊》正式创刊。

    据悉,《新闻传播学刊》自创办起,就将“反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推进新闻传播学科建设、学术发展和前沿实践,助力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视为刊物的宗旨与使命。具体而言,《新闻传播学刊》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通过开设特色专题栏目,推动碎片知识的系统化;立足学科发展规划,通过繁荣交叉融合研究,促进传统理论的创新化;捕捉传媒前沿实践,通过品鉴现象级主题作品,发掘浅表现象的深逻辑。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树庭在致辞中表示,《新闻传播学刊》将在刊物的传播创新上持续发力,以文字、音频、视频融合的方式,实现学术刊物的可听化、可视化,不断拓展内容传播的渠道与方式,为读者提供个性化、场景化的知识获取新体验。

    在《新闻传播学刊》主编、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高晓虹的统筹带领下,学刊编辑部将敏锐捕捉现代传播体系的特点与规律。

    事实上,创刊号便推出了音频、视频等多种形态的学术文章,努力推动学术期刊出版的融合创新。例如,《新闻传播学刊》目录页开设“本刊内容摘要”、封底页开设“刊物简介”,在相应的二维码中分别嵌入中英文双语视频和融视频,增进读者的享受式阅读体验;每篇文章在标题下方开设“学术之声”,读者扫描二维码便可以收听文章的精彩观点,在聆听中延伸学术的想象力。

    深耕本土实践,引领中国新闻传播理论创新

    《新闻传播学刊》的创立,根植于中国传媒大学十余年来的坚守与创新、传承与开拓的深厚土壤之中。

    据介绍,中国传媒大学从2006年创办《中国新闻传播研究》集刊开始,18年来,始终立足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积累了丰富的办刊经验。2017年以来,《中国新闻传播研究》集刊连续入选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所收录的集刊目录,为助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反哺新闻传播业界实践、推动新闻传播学教育创新作出了贡献。

    在曾祥敏看来,原创性理论的提出不应是空中造楼阁,而是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体系化知识的构建也不应脱离本土实践,而是要“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

    他在采访中表示,《新闻传播学刊》将以高度的理论自觉,推进中国本土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例如,创刊号推出“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传播”“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等9个栏目,刊发了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浙江传媒学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高校和媒体单位专家学者的15篇文章,紧密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等领域,引导学术理论创新与知识体系构建。

    同时,《新闻传播学刊》将长期开设“传媒教育”“新视听”“国际传播”“智能传播”“媒介与社会”“品鉴”等重点专栏和固定栏目,坚持学以求真、知行合一,搭建思想交流、理论研究、业务研讨、成果展示的高质量学术平台。

    封面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证监会同意四川六九一二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注册申请

    下一篇

    碧水源:持股5%以上股东、董事文剑平被立案调查、实施留置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