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北方内陆发展第三极
每经记者 杨欢 每经编辑 刘艳美
图片来源:摄图网501774030
作为2024河南省旅游发展大会重要配套活动之一,2024河南省文化旅游投融资大会日前在郑州举办。会上,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签订了鲁豫两省深化文旅交流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深化文旅交流与合作,发挥沿黄省份联动优势,携手推动两省文旅协同高质量发展。
根据协议,双方鼓励开展行业领域交流互动,推出鲁豫两省“美景交换”门票优惠、旅游住宿优惠互享政策等;发挥好“济郑高铁沿线城市文旅联盟”作用,深入开拓济郑高铁沿线和鲁豫毗邻地区高铁旅游市场,共同打造周末游、高铁游、研学游等文旅产品;加强两省文博场馆馆际交流互动,推动美术作品、文物精品、非遗文创等互展;进一步扩大“好客山东”和“老家河南”品牌影响力,共同打响“沿着黄河遇见海”文旅品牌。
解读:鲁豫两省联动,文旅一直被认为是最好的突破口。去年12月8日,济郑高铁全线贯通,郑州至济南高铁结束“南绕徐州、北绕石家庄”历史,实现高铁直连直通,最快1小时43分可达。就在同一天,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前往山东济南,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前往河南郑州,分别进行文旅推介。
同属黄河流域及华夏文明主要发源地,鲁豫两地具有地域相连、文化相融、习俗相近、交通便利等文旅协同发展优势。从潜在市场来看,同为人口大省,山东、河南2023年常住人口总量分居全国二、三位,潜力巨大。资源方面,以5A级景区数量为例,山东有14家,河南有15家,家底不薄。
2023年,山东全年接待游客8.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713.6亿元;河南接待游客9.95亿人次,旅游收入9645.6亿元。面向2024年,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预测全年国内旅游收入将达到6.03万亿元,湖南、安徽、吉林等省份都将全年目标定在万亿规模,鲁豫如何携手踏上新台阶?
在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会长、山东大学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王德刚看来,鲁豫两省应该建立一个共建共享的文化和旅游交流IP,就像“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这样的区域性联合IP一样,这样才能够真正走上新高度。
事实上,鲁豫作为全国经济大省,也是北方地区唯二的“经济大省代表”,交流合作的体系正在不断完善——
2023年8月,鲁豫两省共同签署《关于加强交通互联互通服务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合作协议》,提出17条具体合作措施,共建沿黄陆海大通道;2024年初联合印发了《鲁豫毗邻地区合作发展实施方案》,聚焦纵深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出台30项举措深化鲁豫毗邻地区交流合作……
在两省专家看来,山东与河南联手,共同打造北方的增长极,将有力带动整个黄河流域共同发展。日前,由两省学者和有关省直部门及地方政府领导举行的一次座谈会上,针对鲁豫合作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即站在全国发展大局的高度,以打造国家北方内陆发展第三极为目标,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
湖南出台政策支持低空经济
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着力从十二个方面发力,培育低空经济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措施,湖南积极招引低空企业,对重大低空经济类先进制造业项目,根据其对经济社会实际贡献情况给予奖励,最高奖励2000万元。明确湖南鼓励运输机场增加通航功能,加快通用机场建设,符合条件的单个机场最多可获不超过1000万元补贴。
民政部发布公告,浙江2个机场定名
近日,民政部官网发布《关于嘉兴南湖机场命名的公告》《关于舟山普陀山机场更名为舟山普陀山国际机场的公告》,明确新建嘉兴机场命名为嘉兴南湖机场,舟山普陀山机场更名为舟山普陀山国际机场。作为“十四五”期嘉兴市标志性的项目,嘉兴南湖机场定位为客运支线机场,专业性航空货运枢纽,预计2025年6月项目建成,2030年将达到旅客吞吐量18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10万吨。
苏州打造电商公共品牌
据苏州发布6月20日消息,苏州市跨境电商和直播电商企业座谈会召开。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指出,要坚持招大引强、培优育强,积极招引大平台、大卖家,支持传统制造、外贸企业开展跨境电商、直播电商业务,鼓励有自主品牌的优秀企业自建独立站发展DTC模式,招引更多平台服务型企业,建立跨境电商产品库,持续做大规模。要树立品牌意识,加强行业统筹,提升产品质量,扩大宣传推广,凝心聚力打造苏州电商公共品牌,切实提升城市显示度、行业影响力。
深圳四条地铁线拟延伸直达东莞
6月18日,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调整(2022-2030年)及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2035)环境影响评价首次信息公开。据公告,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调整(2022-2030年)包括6条延伸线(最终方案与规模以国家主管部门批复为准)。其中,深圳6号线支线北延线(东莞段)、深圳20号线北延线(东莞段)、深圳11号线北延线(东莞段)、深圳10号线东延线(东莞段)纳入到了东莞地铁二期建设规划中。
规划方案示意图图片来源:东莞市轨道交通局
桂林遭遇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专家解读成因
6月13日至19日,广西出现持续性暴雨到特大暴雨天气,为今年广西“龙舟水”最强降雨时段。此次特大暴雨过程具有暴雨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极端性强等特点。其中,桂林漓江出现了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
广西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农孟松表示,6月中旬以来,副热带高压持续稳定在华南沿海,低涡切变线长时间在桂北滞留,与西南季风共同作用,冷暖气流长时间在广西上空交汇。该过程期间,桂东北降雨具有显著对流特点,对流系统移动缓慢并出现了“列车效应”,导致桂东北极端强降雨。
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超4000家
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6月20日在天津举行。会上发布的《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经超过4000家,人工智能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和战略性技术。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784亿元,增速13.9%。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采用率已达15%,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
中国能源转型指数在亚太地区排名第一
2024年版(第14版)《促进有效的能源转型》报告由世界经济论坛和埃森哲共同发布,使用能源转型指数评估120个国家当前能源系统的表现,重点关注其如何平衡公平性、安全性和环境可持续性,并评估他们在能源转型方面的准备程度。
在2024年能源转型指数排行榜上排名前十的国家全部来自欧洲,前五名是瑞典、丹麦、芬兰、瑞士和法国。其中法国是首次进入前五名,在过去一年中,法国通过实施新的节能措施降低了能源强度。
除法国外,在二十国集团(G20)国家中,还有德国、巴西、英国、中国和美国进入了能源转型指数前二十名,分别位列11位、12位、13位、17位和19位。中国在亚太地区排名第一。受可再生能源产能增加的积极影响,拉脱维亚和智利首次进入榜单前二十名,排在第15位和第20位。
报告称,总体来看,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在能源转型指数上的分差逐渐缩小,且能源转型的重心正转向发展中国家。但清洁能源投资仍高度集中在发达经济体和中国,这表明发达国家必须提供金融支持,加快在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实现公平的能源转型,并在所有国家实现前瞻性决策,打造真正有利的投资环境。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