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行动计划》中,青岛明确提出将“商用车”和“出口”两大关键词,作为今后两年青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定位,明显有着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实现差异化竞争的意图。
每经记者 刘艳美 每经编辑 杨欢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613698
6月13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相关情况。其中提出,到2025年,青岛力争整车产量达到40万辆,培育年产10万辆以上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2家,全市整车生产制造产业规模达到1200亿元左右。
根据《行动计划》,青岛将以推动现有整车企业产能爬坡和转型发展为主线,加快构建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提升全产业链竞争水平,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基地和出口牵引型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
除整车产量目标外,到2025年,还将力争汽车电子、动力电池等核心配套,轮胎、车身等特色配套规模分别达到400亿和500亿元左右;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45%左右。
解读:青岛是我国汽车产业的后起之秀,虽然多年来一直在暗暗发力,但发展之路并不平坦。
公开信息显示,青岛现代汽车工业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起势,不过最初发展的是商用车项目,乘用车发展平平。在燃油车时代,青岛没占到什么先机,新能源汽车时代到来,则给了青岛一个好机会。
自2013年始,青岛躬身入局,过去十多年间先后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和真金白银的补贴,决心不可谓不大。用当地媒体的话说,如果将“新能源车”比作创业项目,青岛无疑就是那个早下场的“天使投资人”。
成效当然是有的。2023年,青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产值已突破1500亿元。目前,全市汽车产业规上工业企业已超过300家,其中整车生产企业8家,整车产能130.2万辆,形成以解放青汽、上汽通用五菱等整车企业为龙头,以一汽富奥、国轩电池等零部件企业为配套的完善产业链。
然而客观来说,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青岛始终没有一张拿得出手的牌,多少有些失意。大手笔引进的高合汽车曾被赋予“撑起门面”的期待,但如今看来希望已非常渺茫。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最新《行动计划》中,青岛明确提出将“商用车”和“出口”两大关键词,作为今后两年青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定位,明显有着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实现差异化竞争的意图。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底,《山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力争达到100万辆左右,排名跻身全国前五位。为此,要以济南、青岛市为核心,鼓励产能、关键配套集中,重点支持乘用车、商用车全面发展,打造两大千亿级产业基地。
与青岛不同,济南凭借比亚迪工厂投产,已逐步打出声量。今年初,济南提出,2024年新能源汽车年产将突破40万辆,进军全国第一梯队。此前《济南市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推广应用行动计划(2023—2025年)》还提出,到2025年,济南市要集聚5家以上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10家以上关键零部件骨干企业,产业规模力争突破2000亿元。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2家
新华社消息,记者12日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北京古北水镇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等22家旅游度假区日前被确定为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截至目前,我国共有85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河南将建6个内河水运现代化港口
河南日报消息,6月13日,河南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项目推介对接活动在郑州举行。记者在活动现场获悉,河南省规划了内河航运“11246”工程,即计划用3至5年时间,实现港口货物年吞吐量突破1亿吨、项目投资1000亿元、通航里程达2000公里以上,打造淮河、沙颍河、沱浍河、唐白河4条通江达海集疏运通道,建成周口港、信阳港、漯河港、平顶山港、南阳港、商丘港6个全国内河水运网中连接长三角、辐射中西部的现代化港口。
津渝将共同主办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
重庆日报消息,6月12日,在天津举行的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透露,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将与世界智能大会合并成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轮流举办。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将于6月20日至23日在天津举行。
杭州大城北开启新一轮建设
潮新闻客户端消息,6月13日,《杭州市大城北地区规划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正式发布,计划三年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000亿元。从今年起至2026年,杭州大城北地区将围绕“大运河文化创意示范区”总体发展定位,以“打造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经典范例、超大城市有机更新的示范样板、杭州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为目标,通过三年建设,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新城。
深圳支持虚拟电厂关键技术研发
6月13日,深圳市发改委印发《深圳市支持虚拟电厂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支持虚拟电厂关键技术研发。针对基于先进感知、计量、定位的智能控制终端,基于通用大模型的负荷功率预测,面向资源聚合商的规模化分布式资源实时感知与协同调控系统等重点研发方向支持建设一批市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经评审后给予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支持。
北方高温凶猛,40℃以上高温是不是越来越常见了?
中国天气网消息,6月8日以来,北方遭遇今年来最强高温过程,中央气象台最高等级的高温橙色预警已连发五天。从13日全国地表温度排行榜可以看到,今天14时,河南、河北、陕西、山西、新疆等地部分地区地表温度超过69℃,热到“烫脚”。
40℃以上高温是不是越来越常见了?中国天气网盘点1961年至2023年气象大数据发现,这62年中,全国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出现40℃及以上的高温总体确实呈现增长趋势,其中2022年最多,高达4209站次。
另据央视网消息,河南省应急管理厅防汛抗旱处处长杨文涛表示,5月以来,河南省降雨量比多年平均值少了70%以上,半数以上的气象监测站点达到中旱以上等级,重度干旱、特旱范围不断扩大。截至6月12日,河南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达323万亩。
自12日14时起,水利部针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和甘肃省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近五成想去央/国企
6月13日,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发布《2024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报告》显示,求稳仍然是毕业生求职主基调。调研结果显示,2024届毕业生最想去的是央/国企,占比为48.04%;排在第二位的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占比20.55%。2024届毕业生最理想的岗位类型中选择公职类最多,占比44.11%。
经济发展是创造就业机会的根本动力,经济强市释放更多毕业生就业机会。从新发校招职位来看,猎聘大数据显示,2024年Q1新发校招职位城市TOP10,与GDP十强城市高度重合。
城市群发展创造就业新机遇。从新发校招职位来看,相较于京津冀、粤港澳、成渝等重点城市群,长三角释放毕业生需求最多,超过三分之一。
如果将城市分层,2024年Q1新发校招职位集中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占比分别为36.96%、33.20%。不过对比来看,一线和新一线新发校招职位占比有所下降,其他城市新发校招职位占比有所上升。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