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北京智科新质等几家企业,发起了构建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新型教学体系的计划,希望以“全面、前沿、实用”为原则,探索一套集“知识体系、教学体系、实践体系和评价体系”为一体的未来教育新模式。
每经记者 吴林静 每经编辑 刘艳美
图片来源:活动主办方提供
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刻重塑了社会生产方式与经济结构,它既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新动能,亦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风向标。这一变化要求劳动力具备更高水平的数字技能、创新思维和跨学科综合能力,以适应由“制造”向“智造”的转型。
然而,当前的教育体系中,传统教材与教学内容往往滞后于技术进步的步伐,难以满足培养新经济时代所需人才的需求。
近日,由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北京智科新质等几家企业,发起了构建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新型教学体系的计划,希望以“全面、前沿、实用”为原则,探索一套集“知识体系、教学体系、实践体系和评价体系”为一体的未来教育新模式。
这套新型教学体系具体包括构建专用理论教材、数字化教学平台、产业实训基地、产业虚拟实训空间、AI+元宇宙虚拟实验室和人才评价中心。
其中,教材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意在以一套能够系统介绍新质生产力概念、原理、应用及发展趋势的教材,填补教育内容与现实需求之间的鸿沟,促进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6月6日,电子科技大学与北京智科新质共同设立的“智科新质生产力发展基金”正式揭牌,并签署了合作协议,启动相关项目,与会嘉宾还就如何落实基金的各项计划、如何评估和激励教师创新等议题进行探讨与交流。
电子科技大学是国内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领军高校,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地结合科技进步与教育理念的更新。北京智科新质则带来的是基于企业视角的市场洞察力和技术支持。
本次围绕新型教学体系的校企合作,不仅为电子科技大学师生提供了实验与创造的平台,更向整个教育界发出积极信号:通过校企紧密合作,正式开启打造一套既符合时代要求又贴近学生实际需要的新质教材体系,共同迈向培养创新人才、推动教育现代化的新阶段。
据悉,这套专用理论教材和实训培养模式将首先考虑落地成都都市圈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各类高校,院校、行业、政府握指成拳,共同推动产教融合的创新,培养符合成德眉资四市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智造”人才。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