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彭 斐 每经编辑 张海妮
消费电子产业链龙头企业歌尔股份(SZ002241,股价16.69元,市值570.32亿元)分拆子公司上市的进程,在沉寂多时后有了新进展。
5月22日盘后,歌尔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于5月22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和第六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终止分拆所属子公司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至创业板上市的议案》。根据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授权,公司董事会同意终止分拆所属子公司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歌尔微)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并撤回相关上市申请文件。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自2023年8月开始IPO(首次公开募股)收紧后,整个发行节奏放缓。2024年以来,IPO终止家数持续增加,特别是4月份以来,终止家数大幅攀升。
以分拆来谋求业务聚焦
相关资料显示,歌尔微成立于2017年10月,注册于崂山区,是一家以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器件及微系统模组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主的半导体公司,业务涵盖芯片设计、产品开发、封装测试和系统应用等产业链关键环节。
据YOLE数据,2019~2022年,歌尔微连续4年上榜全球MEMS厂商10强,是其中唯一 一家中国企业。自2020年起,歌尔微MEMS声学传感器市场占有率持续位居全球第一。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歌尔微的上市计划最早始于2020年11月。彼时歌尔股份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及第五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筹划控股子公司分拆上市的议案》。
歌尔股份在相关公告中表示,通过本次分拆,公司将进一步实现业务聚焦,歌尔微作为公司下属的微电子、半导体业务平台,将进一步提升MEMS麦克风、MEMS传感器、微系统模组等相关产品的竞争力,增强其风险防范能力和盈利能力,实现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从此后的进展来看,歌尔微的上市进程在逐步推进。
2021年12月28日,歌尔微收到深交所出具的《关于受理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的通知》(深证上审〔2021〕549号)。
2022年10月19日,歌尔微通过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委审议会议,成为青岛市2022年第九家上市及过会企业。
招股书(申报稿)显示,作为国产MEMS行业的龙头企业,歌尔微的各类MEMS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智能家居、医疗等领域,可作为人类感官的无限延伸感知健康、声音、温度、压力等数据,其合作客户均为国内外头部消费电子企业。
然而,自2022年10月过会后,歌尔微就一直没有下一步动作。
就在2024年3月底披露2023年财报时,歌尔股份还称,截至目前,歌尔微电子处于待向中国证监会提交注册阶段,审核正常推进中。一个多月后,也是歌尔微过会大约一年半后,歌尔股份决定终止歌尔微分拆上市计划。
关于终止上市计划的原因,歌尔股份称,基于目前市场环境等因素考虑,为统筹安排歌尔微资本运作规划,经与相关各方充分沟通及审慎论证后,公司决定终止分拆歌尔微至创业板上市并撤回相关上市申请文件。
主动终止IPO成为常态
从目前情况来看,歌尔微上市计划的终止,或许与上市新规有关。
2024年4月,新“国九条”在“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中首次明确提出“从严监管分拆上市”。这对计划通过分拆上市获取融资机会的拟IPO企业来说,将会受到更严格的监管和审查。
4月30日,深交所发布《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等9项规则。其中提到,要强调创业板成长性要求,将创业板定位评价标准中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指标由20%适度提高至25%,支持有发展潜力的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在创业板上市。
根据深交所官网,歌尔微最新版的招股书(申报稿)于2022年10月12日发布,结合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回复文件(2023年9月27日发布)披露的业绩数据,2019~2022年,歌尔微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5.66亿元、31.60亿元、33.48亿元、31.25亿元,3年复合增长率为6.79%。根据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回复文件,2023年上半年,歌尔微的营业收入为12.32亿元。
歌尔股份称,终止本次分拆上市不会对公司产生实质性影响,不会对公司现有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亦不会影响公司未来战略规划的实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随着政策收紧,企业主动终止IPO已经常态化。
据《证券日报》2024年5月7日报道,自2023年8月份开始IPO收紧后,整个发行节奏放缓。2024年以来,IPO终止家数持续增加,特别是4月份以来,终止家数大幅攀升。上述上市申请终止的135家公司中,上交所45家(其中主板26家、科创板19家),深交所56家(其中主板17家、创业板39家),北交所34家。
对于分拆上市企业,监管审核也更为严苛。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已有大族激光、科达制造等A股公司陆续发布终止分拆子公司上市的相关公告。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