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集运干线满载,6月提涨迎来落地,业内认为,未来3个月保持看涨。而达飞集团CFO则在2024年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国际集装箱海运费将在今年下半年迎来下跌。
每经记者 张韵 每经编辑 董兴生
南美航线即期市场运价继续大涨。
据上海航运交易所数据,5月17日,上海港出口至南美基本港市场运价为6686美元/TEU,一周涨幅为22.4%。
“船公司今年以来尝试过多次的涨价计划,只有针对5月的涨价取得成功,且整体市场在6月份仍处在涨价通道中,说明这一轮供需错配造成的供应链紊乱还将持续。”5月19日,有证券分析师向集运投资者分享观点称,国内抢出口与海外补库存形成需求共振,对短期运价有支撑。
从开始的海运舱位紧张到后来的集装箱空箱短缺,货代公司面临订舱难题。“拉美、欧地、北美的航线(运动)上涨幅度比较明显,一些区域航线已经预定到七月份。”5月21日,运去哪方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主要是因为红海绕航导致运力紧张。”马士基中国这样认为。
随着集运干线满载,6月提涨迎来落地,业内认为,未来3个月保持看涨。而达飞集团CFO则在2024年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国际集装箱海运费将在今年下半年迎来下跌。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韵 摄
亚洲至欧洲、北美、南美等多个方向的海运航线将在6月旺季继续迎来费率调涨。
马士基在5月16日发布的市场观察中称,北美、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对亚太市场的进口增长最为强劲,墨西哥和美国之间的跨境贸易增长预计将保持强劲,目前,马士基已恢复美东巴尔的摩港的订舱,但实际还需要视舱位情况而定。
5月17日,德路里世界集装箱运价指数继续飙升11%至3511美元/FEU,在5月20日—6月23日期间,全球东西向主航线的空班率为7%,44个航次将被取消。
德路里表示,由于需求增加、运力紧张以及空箱紧缺、港口拥堵,可能为运价上涨创造了有利条件。红海危机引发的不确定性,以及近期多家船公司调涨GRI(综合费率上涨附加费),使得亚洲出发的海运费用正在攀升。此外,双重预订表明市场反应过度。
运去哪方面告诉记者,4月3日,国内至墨西哥基港运价是2100美元(HQ),5月底涨到6000美元(HQ),每周舱位都订满,目前已经预定到6月初,集装箱空箱非常缺,有急需出货的客户会选择加价购买船东特供的保证级舱位。
业内人士认为,在供给端,由于红海绕航导致集装箱周转变慢,空箱回流变慢叠加需求增长造成缺箱情况。另外,今年拉美货量大涨出现爆舱,船公司调配西非运力同样导致了西非航线运力紧张。
在需求端,巴西上调汽车进口关税,欧盟对中国新能源车开展反补贴调查,美国301调查对我国电动汽车、电池、钢材和铝等加征关税,更是加剧了短期抢出口现象。另外,欧美长协客户开始有补库迹象,挤压现货市场舱位,支撑了现货市场涨价基础。
5月21日,在中远海运集团组织的投资者交流活动上,被问及运价持续走强的原因时,中远海控(601919.SH,股价14.26元,市值2275.55亿元)表示,受红海局势影响亚欧航线选择绕航好望角,造成该航线航程以及投入船舶增加,部分吸收了今年以来的新交付运力。近期,随着欧美市场需求稳步攀升,市场呈现一定出货转旺迹象,叠加绕航导致的市场有效运力减少,使得市场装载率保持满载状态,即期市场运价提升较明显。今年1月至5月中旬,CCFI(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均值同比上年同期增长22%。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韵 摄
同样在该活动上,中远海发(601866.SH,股价2.66元,市值361.12亿元)则表示,根据德路里报告,2023年集装箱市场整体需求处于历史低位,全年市场产量约230万TEU,同比下降39.9%。2024年,新运力配箱需求、大量旧箱更新需求等都将为造箱市场提供较有力的支撑基础,此外,红海危机的影响仍将持续,德路里预计2024年全年产量有望较大幅度增加,箱价企稳并有望稳步上升,集装箱市场需求进入稳定恢复通道。
“盈利点已经从5%提升到20%。”一位集装箱销售人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当下都是各口岸下单,“一次单能把工厂塞满一两个月,箱厂的排期估计到9月了”。
中远海运港口(1199.HK,股价5.34港元,市值190.3亿港元)方面向记者表示,目前主要还是受红海事件影响较大,影响了集装箱的正常操作。同时,叠加欧美前年去库存,今年补库存的影响,令价格上涨。
中远海运港口认为,2024年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将继续稳步增长,其中,内需拉动作用将较外需国际线增长更为显现。欧洲港口方面,吞吐量增速有望温和反弹。美国在补库存的带动下,中美航线将有所恢复,北美港口将触底反弹,增速扭负为正,约7%。
长江证券在5月19日发布的研报中指出,尽管市场上再一次出现了缺舱少柜的现象,但不会出现2021年前后的严重情况。6到8月的新船集中交付期或有效缓解当前绕航以及运力调配造成的运力紧张。当前,全球港口并未出现大规模拥堵导致箱子的回流受阻,更多的是航程增加导致的回流变慢,随着新箱交付,短缺问题或将缓解。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