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蓝标数字副总经理杨宁:中国品牌出海的下一站将是技术驱动的“智”胜时代
2025年5月9日,在“2025第九届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发布会”上,上海蓝标数字副总经理杨宁将剖析AI时代品牌出海营销。她表示,AI重构全球营销规则,已成品牌出海的“超级引擎”。AI驱动高效投放、新兴平台崛起、DTC模式深化是中国品牌出海三大趋势。她建议企业拥抱AI工具、深耕本地化、注重数据合规、结合DTC与社交电商。
惠企政策做加法、涉企监管做减法⋯⋯企业畅谈上海营商环境
5月8日,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顾军介绍,上海在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基础上,聚焦十大事项进行突破。目前,“随申兑”惠企政策服务平台已归集800余个政策,推出78项“免申即享”服务。在涉企行政检查方面,行政执法“检查码”已在全市推广。此外,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邹亮期待上海在人工智能人才政策方面推出更多突破性举措。
考虑关联交易等事项 菲林格尔董事长称无法保证2024年年报的真实、准确
2024年,菲林格尔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4.86%,归母净利润亏损3730.71万元。公司德国籍董事长JürgenVöhringer在年报中强调,因关联交易未经批准,无法保证年报真实完整。去年,他提出多项异议,涉及财务报告、关联交易等。公司方面表示,其言论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公司立场。
多因素致亚洲区域主力船型供给趋紧且存不确定性 锦江航运:复制延伸东南亚精品航线布局丨直击股东大会
2025年4月29日,锦江航运召开2024年度股东大会。2024年,公司东南亚航线业务实现量价齐升。公司管理层表示,东南亚集装箱航运市场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精品服务处于蓝海市场。公司将稳步拓展泰国、越南等网点布局,并延伸至印度、中东等新兴区域。展望2025年,航运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公司将聚焦主业,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苏伊士运河被美国盯上了
专访非凡资本合伙人吴畏:AI真正的“Agent时代”才刚刚开始
2025年4月18日,在生成式AI商业高峰论坛上,非凡资本合伙人吴畏指出,AI的“Agent时代”才刚刚开始。他提到,技术向应用转化的临界点到来,AI正从技术突破走向应用落地。吴畏认为,Agent、Coding和多模态是AI创业的三大黄金赛道。同时,他提到了中国AI产品可以先卷功能闭环,再出海复制多模态体验。
从多模态融合到智能体出现 中国AI出海如何实现本地化突围?
4月18日,在由非凡产研主办、霞光社承办的AI全球化发展论坛上,霞光智库负责人刘晨宇指出,国产模型技术提升,推动API调用价格下降,降低AI出海企业使用成本,海外用户对中国AI出海应用需求放大。刘晨宇还表示,以东南亚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将是中国AI出海企业的核心潜力市场。
人形机器人走进家庭生活还有多远?
逐鹿具身智能,创新“快慢双模”协同架构,是魔法原子探索机器人从“能动”向“能用”进化中交出的一份答卷。魔法原子副总裁陈春玉表示,乐观预计五年内人形机器人将走进普通人的家庭生活。中间再有1到2次的技术突变会加速这个过程。
逐鹿具身智能 魔法原子的“快”与“慢” | 机器人产业链一线调研
尽管现阶段具身智能概念火爆异常,商业化路径仍面临诸多争议,机器人走进家庭生活究竟还有多远?每日经济新闻《机器人产业链一线调研》第二期实地探访魔法原子,近距离感受具身智能在未来五年的技术迭变与更多可能性。
直击业绩说明会丨招商局集团:外部环境严峻复杂 向外拓、加大海外业务布局战略不变
4月16日,招商局集团携5家沪市上市公司在上交所举行2024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会上,招商局集团总经理石岱表示,集团正全力推进“第三次创业”,并鼓励上市公司利用政策实施回购。针对2025年行业形势,各上市公司管理层认为,航运市场面临不确定性,将着重做好战略营销、业务转型、海外发展等工作。
直击股东大会 | 定增造船替代老旧运力 中远海能:持续更新船队结构以提升竞争优势
4月11日,中远海能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定增预案及新造船舶等议案。公司拟定增募资不超80亿元,用于建造船舶等。公司财务负责人田超称,新造船主要替换老旧船舶,航线配置以中东到国内及第三方国家为主。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9.37%。
直击业绩说明会|中远海特:美国航线占航运收入比例极低 目前影响有限
4月9日,中远海特董事长张炜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今年第一季度纸浆船、多用途重吊船、半潜船等船队货源充足,环比2024年第四季度,多用途重吊船、半潜船等期租水平也有所上涨。投资者普遍关心当前中美贸易关系对公司业务的影响,张炜就此回应称,美国航线占公司航运收入比例极低,目前受其影响有限。
中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比重达35% 产业链完整性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3月30日,上海新沪商联合会第五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举行,500多位来宾齐聚探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会上,严健军表示将引导企业聚焦新赛道,黄奇帆指出中国制造迈向“大而较强”,连平认为大变局下中国出口呈现韧性,孙天澍提出AI智能体重构千行百业。嘉宾们围绕“中国制造”与“人工智能”展开讨论,为民营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内贸运价、运输箱量同比均有下滑 中谷物流2024年度营收下降近一成
3月31日晚间,中谷物流披露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收112.58亿元,同比下降9.49%,主要因内贸运价及箱量下降。面对挑战,中谷物流通过优化燃油成本、调整运力布局至外贸市场等措施降本增效,境外收入同比增长41.36%。最终实现归母净利润18.35亿元,同比增长6.88%。
DeepSeek改变国产算力命运 算力服务正从“毛坯房”向“拎包入住”转型 | 一线调研
当算力资源的灵活调度成为新趋势,国产算力芯片的全面普及还面临哪些挑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访中国电信临港智算谷了解到,AI算力需要消耗大量电力,为降低运营成本,路径包括引入光伏发电、购买绿电、探索虚拟电厂,算力中心会向客户提供柴发、储能、光伏等虚拟机组资源,优化能源利用和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