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直击股东大会|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回应人员优化:会更重视研发产出质量、打造更精干的队伍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5-17 16:54

    ◎丁列明表示,当前新药研发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是导致公司战略发生调整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资本寒冬的背景下,众多创新药公司都面临着资金紧张的困境,“粮草还能不能保证项目”?另外,现阶段的新药研发愈发“内卷”,同靶点药物的竞争尤为突出。“所以从贝达药业来讲,我们也在做一些调整,以后要以研发的产出质量为主而不是数量,我们也要有更精干的队伍。”

    每经记者 许立波    每经编辑 董兴生    

    裁员、创新管线进展不如预期、营收增长乏力……国内创新药领域曾经的标杆——贝达药业(300558.SZ,股价40.88元,市值171.08亿元),近年来正面临诸多挑战。在5月15日举行的贝达药业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上,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对公司发展战略的调整进行了详细阐述,回应了市场和股东对公司降本增效、裁撤研发人员的关切。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许立波 摄

    丁列明表示,当前新药研发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是导致公司战略发生调整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资本寒冬的背景下,众多创新药公司都面临着资金紧张的困境,“粮草还能不能保证项目”?另外,现阶段的新药研发愈发“内卷”,同靶点药物的竞争尤为突出。“所以从贝达药业来讲,我们也在做一些调整,以后要以研发的产出质量为主而不是数量,我们也要有更精干的队伍。”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围绕贝达药业近年来倡导的“四驾马车”(即自主研发、战略合作、市场销售、创新生态圈)驱动战略,公司也将做出一定调整。丁列明透露:“有了这方面资源的支撑以后,我们可以更加去把有些资源用在战略合作以及生态圈的建设上。资本寒冬后很多创新药企业面临困难,也让我们有机会用更低的价格去吸引到一些更有竞争力的项目。”

    去年研发人员数量下降13.14%

    4月19日晚间,贝达药业公布了2023年度报告和2024年一季度报告。

    年报显示,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约为24.56亿元,同比增长3.35%;归母净利润约为3.48亿元,同比增长139.3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63亿元,同比增长768.85%。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6亿元,同比增长38.40%;实现归母净利润9814.07万元,同比增长90.95%。

    仅从财务指标看,贝达药业2023年全年和2024年一季度利润增速都非常显著,不过,公司去年营收增速却仅为3.35%。之所以会出现上述情况,贝达药业在年报中称,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注重投入产出效率,通过预算管理、招投标管理、费用考核、系统控制等机制,合理管理期间费用开支。同时,公司加强经销商管理、信用管理,扩大销量同时积极增加现金回笼。

    三费方面,贝达药业2023年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别为8.54亿元、2.62亿元、3958.64万元,其中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别同比下降42.49%、77.45%,从中可以看到公司去年降本增效的成果显著。

    图片来源:财报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同时,贝达药业的研发人员数量也出现显著下降。年报显示,公司研发人员从2022年的647人下降到2023年的562人,下降比例为13.14%。因此,也有投资者质疑公司当期利润的增长是依靠裁员实现的暂时性提振,因此利润增长可能难以持续。

    截至目前,贝达药业一共有5款商业化产品,分别是2011年上市的埃克替尼(商品名:凯美纳)、2020年上市的恩沙替尼(商品名:贝美纳)、2021年上市的贝伐珠单抗(商品名:贝安汀)、2023年上市的贝福替尼(商品名:赛美纳)和伏罗尼布(商品名:伏美纳)。

    2023年,上述5款产品共计实现销售24.17亿元,同比增长3.17%。不过,贝达药业并未在年报中具体披露每款产品的营收情况。按照贝达药业董事、资深副总裁万江在股东大会上所透露,公司对上述5款产品的战略定位和医院准入目标如下:凯美纳为“基石产品”,2024年在院目标2500家;贝美纳为“战略产品”,目标准入1000家;赛美纳为“高潜产品”,目标准入350家;另外两款产品贝安汀、伏美纳的目标准入分别为250家和200家。

    从上述的战略定位上也可以看出,即使凯美纳上市已经将近13年,其仍是贝达药业的核心产品。万江也表示:“凯美纳上市13年累计销售额超过了145亿元、累计销售盒数达到1300万,目前仍然能够每年创造10亿元以上的销售贡献。”

    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第一代EGFR抑制剂,凯美纳也逐渐在与更新、疗效更优产品的竞争中落入下风。以艾力斯的第三代EGFR-TKI伏美替尼为例,年报显示,2021年至2023年,伏美替尼的销售量分别为2.52万盒、29.25万盒、89.66万盒,销售放量的速度极为显著。

    在第三代EGFR抑制剂上“慢了半拍”的贝达药业也认识到了问题所在,并于2018年底从益方生物手中引进了第三代EGFR抑制剂贝福替尼,这款药物最终于2023年5月获批上市。但姗姗来迟的贝福替尼不得不面对来自阿斯利康的奥希替尼、瀚森制药的阿美替尼以及伏美替尼的激烈竞争。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许立波 摄

    将聚焦更为成熟、更接近商业化的创新管线

    研发投入方面,财报显示,贝达药业近三年研发投入呈逐年增加态势。2021年至2023年,研发投入分别为8.61亿元、9.77亿元和10.02亿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38.32%、41.12%和40.8%。

    图片来源:财报截图

    不过,从创新管线的进展上看,这些研发投入的确存在“投入产出比”较低的情况。官网信息显示,目前,贝达药业推进到三期临床的药物较少,除去5款已上市的产品,17款在研药物中仅有一款CDK4/6抑制剂BPI-16350处于III期临床阶段;处于II期临床阶段的则有从Agenus引进的PD-1巴替利单抗和CTLA-4泽弗利单抗两款。除此之外,其他十余款创新管线均处于临床早期阶段。

    股东大会上,从贝达药业管理层传达的信息来看,未来公司显然要在药物创新上更为“谨慎”,比如要聚焦更为成熟、更有希望实现商业化的管线,同时倾注更多资源给对外合作的项目或是生态圈的孵化。

    贝达药业资深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家王家炳展示的一张幻灯片内容显示,公司对未来十年(2024年至2034年)研发中心的定位和目标做了三个方面的规划:首先是自研项目的License-out(对外授权)上,要主推“靶点新、竞争少、差异化”的管线;在自研管线的NDA(新药上市申请)上,要主推“市场大、竞争少、成药性强、生产成本低”的管线;而在外部项目的License-in(项目引进)上,则重点布局在“早期提供非临床和药学专业技术评估,后期协助IND(新药临床试验申请)、NDA等”。

    贝达药业战略合作负责人郭寒也展示了公司2024年的工作规划。其中,针对项目转让的工作将从三方面展开:一是进一步系统梳理每家MNC(跨国药企)的战略管线布局及合作偏好等信息,制定更加清晰的策略;二是晚期成熟项目(贝福替尼、恩沙替尼)寻求新兴市场区域性合作;三是全球有竞争力的早期项目优先寻求MNC合作。针对项目引进的工作也将从三方面展开:一是夯实肺癌基本盘,持续寻找三代EGFR-TKI耐药人群解决方案;二是聚焦成熟产品引进,发挥集团军优势填补大单品空窗期;三是继续布局ADC、细胞治疗等多种前沿治疗手段。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星源卓镁:收到汽车零部件厂商项目定点通知

    下一篇

    肖远企:近期将发布《关于进一步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满足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的通知》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