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徐肖逍 每经编辑 陈俊杰
NO.1 我国拟立法促进原子能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新华社4月23日消息,原子能法草案23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这是该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该草案共8章53条,主要内容包括明确原子能和平开发与利用的原则要求,明确监督管理体制,推动原子能研发和利用,规范核燃料循环体系建设,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完善进出口管理和国际合作机制,严格法律责任。
点评:建立清晰的监督管理体制对于确保核能安全至关重要。草案有助于规范核能行业的发展,提高监管效率和透明度。规范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建设对于保障核能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核材料的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NO.2 “独立新型储能”纳入专项债券支持范围
4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介绍,今年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增加了“独立新型储能”“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将“保障性住房”等纳入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进一步发挥专项债券撬动作用。
点评:通过专项债券的撬动作用,可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新能源和储能项目中,形成政府资金与社会资本的有效结合,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NO.1 2024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预计降3.9%
央视新闻4月24日报道,生态环境部4月23日发布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其中指出,今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地表水Ⅰ至Ⅲ类水质断面比例等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将确保好于“十四五”规划目标时序进度要求。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下降3.9%左右,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持续下降。
点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下降意味着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这表明中国正致力于实现绿色发展,即在经济发展中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NO.2 首次突破百元!全国碳交易市场价格再创新高
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截至4月24日11时30分,全国碳交易市场价格达100.34元/吨,涨幅为0.74%,盘中最高涨至100.45元/吨。当日上午挂牌成交量为29.19万吨,挂牌成交额为2933.6万元。据了解,这是自全国碳交易市场成立以来碳交易市场价格首次突破百元关口,且碳价较成立之初已上涨超100%。
点评:碳交易价格的上涨和成交量的放大,表明市场参与者对碳交易的接受度和参与度在增加,市场机制逐渐成熟。碳价格的上涨反映了市场对碳排放的环境成本的重新评估,有助于将环境成本内化到生产成本中,促进企业减少碳排放。
NO.3 2025年氢能产业规模将达到万亿元
中新经纬4月23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近日发布了《绿色氢能产业发展白皮书》,并授权中新经纬研究院发布。报告预计,到2025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超过10万辆,加氢站保有量将超过1000座,绿氢产能将接近100万吨,氢能产业规模将达到万亿元。
点评:氢能产业规模达到万亿元的目标体现了氢能产业对经济的潜在贡献,同时也指出了氢能产业作为新经济增长点的巨大潜力。为实现这些目标,技术创新是关键。需要持续研发更高效、成本更低的氢能技术和设备,以推动氢能产业的商业化和规模化。
NO.1 广东拟建立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
4月24日,广东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协调小组印发《广东省2024年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方案》,提到将按照国家部署整合差别电价、阶梯电价、惩罚性电价等差别化电价政策,建立统一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
点评:通过整合差别电价、阶梯电价、惩罚性电价等政策,广东省在推动能源价格机制改革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有助于通过经济手段促进节能减排。阶梯电价制度的建立将直接影响高耗能行业的生产成本,促使这些行业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NO.2 江苏试行海洋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机制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4月23日在南京举办新闻发布会,对刚刚出台的《江苏省海洋环境质量生态补偿办法(试行)》进行解读。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海洋生态环境处处长常新风称,《办法》填补了江苏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空白,在江苏现有水环境区域补偿的基础上,将补偿范围由地表水拓展至海域,根据沿海各设区市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和变化情况,由省对设区市正向补偿或者由设区市对省反向补偿。
点评:该办法填补了江苏省在海洋生态补偿方面的政策空白,是对现有水环境区域补偿机制的重要补充。根据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和变化情况,实施正向或反向补偿,这种灵活的补偿机制有助于激励地方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海洋环境。
NO.1 联合国发起“2025气候承诺”倡议
据新华社联合国4月23日电,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3日发起“2025气候承诺”倡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当天举办的启动活动上表示,该倡议将召集更多参与伙伴,获得更有针对性的支持,更注重将可持续发展和气候行动联系起来。
点评:该倡议是对现有气候行动的加强,旨在提升各国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和响应。通过设定具体的年份(2025年)作为目标,倡议为各方提供了明确的时间框架,有助于集中资源和努力,实现具体的气候目标。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