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一周丨上半年绿电交易电量同比增长近五成;供应商ESG管理迈入标准化时代
自2025年9月1日起,《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施行。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绿电交易电量同比增49.3%。《供应商ESG评价指南》团体标准发布,填补供应链ESG管理标准空白。联合国秘书长称全球向可再生能源转型“不可逆转”。此外,我国牵头研制的电子电气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横向标准”发布。
ESG信披案例丨中金黄金将“员工健康与安全”视为最关键议题 涉事企业去年7月曾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
7月24日早间,中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中金黄金”,SH600489,股价15.19元,市值736.31亿元)发布情况说明公告,并向遇难学生致歉。公告指出,7月23日,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国黄金集...
ESG信披观察丨A股水电行业九成公司ESG评级为A级 但无企业公布范围三
7月19日,总投资约1.2万亿元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受此利好消息刺激,近日A股水电板块持续向好。10家A股水电公司中有7家披露了2024年ESG相关报告,披露率为70%。在碳排放数据披露上,有3家企业公布了范围一(企业直接碳排放)和范围二(企业间接碳排放),没有企业公布范围三(产业链、价值链的碳排放)。
ESG一周丨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公布;联合国报告:仅35%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细项进展顺利
7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三部门发布《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旨在推动绿色金融工具支持环境改善和资源高效利用。7月11日,国家发改委等发布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通知,要求高耗能行业与数据中心提高绿电消费比例。此外,我国企业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供了1.2万件绿色技术,显示中国在绿色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
“雪糕刺客”钟薛高跌落谷底 曾经的新消费网红品牌为何不再受宠?
7月16日,网红雪糕品牌钟薛高母公司因无法清偿债务被申请破产。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当下消费者已趋于“理性”,大众快消品难以再收“智商税”。品牌专家庞瑞指出,部分品牌对“高端国货”有误解,真正的高端国货应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体验和服务。庞瑞强调,品牌应注重性价比与质价比,重视供应链和造血能力,注重用户沉淀和复购。
ESG信披观察 | A股“谷子经济”概念股ESG评级仅两家获A,文化出海成特色议题
“谷子经济”概念股备受关注。A股共有38家相关企业,其中22家发布了ESG报告,但仅2家评级为A。这些企业主要关注内容质量、知识产权保护和文化出海等议题,但在环境保护和供应链碳排放方面缺乏关注。专家建议加强对供应链碳排放的核算与披露,并建立版权保护体系和行业标准。
ESG信披观察 | A股减肥药概念股近一半ESG评级为A级 研发投入头尾部差距较大
A股减肥药概念股共24家,其中15家发布ESG报告,披露率62.5%,高于A股平均水平。中财大绿金院ESG中心联合主任包婕指出,公司治理风险影响非财务表现,需完善内部治理。在ESG评级中,45.8%企业处于A级,但部分信披违规企业表现不佳。研发投入方面,恒瑞医药最高达82.28亿元,头部企业与国际知名药企差距较大,且头尾部分化明显。
ESG一周丨三部门发布通知,推进零碳园区建设;央行发布首个绿色金融国家标准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发布政策,推动零碳园区建设。7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五年来我国“增绿”全球最多,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此外,我国牵头制定的大型藻类水产品碳足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央行也发布了首个绿色金融国家标准。同时,恒丰银行推出“降碳贷”业务模式,联合国粮农组织“一国一品”倡议也加速实施,南南合作助力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
ESG信披观察 | A股零售行业ESG相关报告披露率33.8%,市值TOP10企业仅3家公布贪腐相关数据
7月7日,永辉超市发布公开信,倡导携手供应商共建阳光供应链,向腐败和潜规则宣战。零售行业ESG备受关注,A股71家零售上市公司中,24家公布2024年度ESG报告,披露率33.8%。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施懿宸认为,零售企业在ESG实践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头部品牌海外门店合计超5000家,解读茶饮品牌出海的“中国密码”
2025年,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等中国茶饮品牌加速出海,成为海外消费新宠。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中国茶饮行业在供应链、创新、运营等方面领先全球。茶饮出海不仅是企业行为,更是中国消费升级与产业链升级的具象化体现,成为大国品牌输出的重要载体。
ESG一周丨我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占全球比重达1/3;北交所首单科技创新绿色公司债券成功发行
2024年我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1/3,光伏、风电装机容量连续10年位居全球首位。7月2日数据显示,今年5月,上海、重庆、浙江、福建实现新能源100%消纳。近日,中国人寿、中国核电等出资15.01亿元成立核电投资基金。北交所首单科技创新绿色公司债券成功发行,募资3亿元投入绿色建筑。
ESG信披案例丨美团采取双轨披露模式,高频骑手月入6650元至9344元,员工流失率18.62%
6月27日,美团发布《2024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显示高频骑手月均收入在6650元至9344元之间,员工流失率为18.62%。报告聚焦骑手权益保障、县域消费提升等。美团还创造性开启员工公益月捐计划。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芮萌教授认为,美团双轨披露模式平衡了监管、市场和战略
ESG一周丨财政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5)》发布
6月24日,财政部官网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从九大方向细化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规范。6月27日,中国气象局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5)》,从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和生物圈等方面系统反映全球和中国气候变化的新事实、新趋势。
小米YU7的“神话”是如何炼成的?专家解读三重品牌密码
小米YU7销量火爆,开售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台。品牌专家庞瑞认为,其成功源于智能制造的流量影响力、“以大打小”策略及小米SU7积累的市场信心。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颜景辉指出,小米汽车凭借科技创新和外观设计吸引中高端客户,融入“人车家全生态”。厦门大学黄合水表示,对标ModelY、高性价比是小米YU7爆火的核心。
ESG信披案例丨京东集团一年查处221起贪腐案 专家称“大厂”腐败案例反映两大顽疾
6月23日晚,京东集团发布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报告显示,京东一年查处221起贪腐案,女性董事占比56%创行业新高。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施懿宸表示,近期“大厂”腐败案暴露行业顽疾,他提出强化技术赋能、升级利益冲突审查等建议。对于京东女性董事过半,他认为能丰富董事会构成,促进多元化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