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李宣璋 每经编辑 陈 旭
4月19日,谷雨时节,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发布会现场提问:去年中央增发国债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给予了支持,并提高了标准。请问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展情况如何?下一步有什么安排?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陈邦勋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耕地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人多地少,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必须不断加大耕地保护建设力度,做到“藏粮于地”,一个重要的抓手就是建好高标准农田。“这件事,中央下了决心、定了任务。”
新华社图
陈邦勋介绍,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强政策和资金保障,强化全程监管,提高工程质量,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截至3月底,今年各地完成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约1000万亩、开工在建面积约4435万亩。
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
陈邦勋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工作指导,强化跟踪调度,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农田稳产高产、防灾减灾能力。
第一,聚焦年度目标,抓好新建和改造提升。一手抓新建。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明确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内容和要求,排好建设优先顺序,大力推进项目实施,提高农田设施化、数字化水平。一手抓改造提升。对建设标准低、设施不配套、工程年久失修、损毁严重、粮食产能达不到国家标准的已建高标准农田进行改造提升,进一步提高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同时,督促各地积极组织修复灾毁农田,加快因灾损毁农田基础设施修复。
第二,聚焦提升质量,加强全过程监管。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科学合理设计项目,规范开展招投标,压实施工方、监理方责任,确保施工质量。抓好项目验收,严格落实项目竣工验收办法各项规定,有问题的一律不予通过验收,对存在严重工程质量问题的,追究相关责任。
第三,聚焦管护利用,完善长效机制。研究完善高标准农田工程设施管护办法,督促指导地方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和资金,建立健全日常管护和专项维护相结合的工程管护机制。鼓励各地利用专业化、社会化等力量因地制宜建立管用有效的管护模式,探索发挥保险等专业机构优势,提高管护水平,持续发挥高标准农田效益,做到建一块、成一块。
陈邦勋强调,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农业农村部正会同有关部门编制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将分区、分类、分标准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有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生猪价格连续5周回升
关于近期生猪生产形势、稳定生猪生产等热门话题,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雷刘功表示,前段时间,农业农村部印发了《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将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目标从4100万头调整为3900万头。同时,优化了地方生猪稳产保供责任落实。
雷刘功介绍,去年以来,在市场信号和产能调控的作用下,生猪产能高位回调。近期,市场供需关系加快改善,生猪价格连续5周回升,养殖亏损减轻。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一季度全国猪肉产量1583万吨,同比下降0.4%。据农业农村部监测,4月第二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每公斤15.4元,同比上涨5.3%。
对于后期走势,近日农业农村部组织专家、行业协会和重点企业进行了专题会商。经分析认为,随着生猪去产能效果的逐渐显现,能繁母猪存栏量、中大猪存栏量和新生仔猪数量都呈现下降趋势,二季度生猪市场供需关系将进一步改善,生猪养殖可能实现扭亏为盈。
雷刘功表示,从能繁母猪存栏量看,3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3992万头,同比下降7.3%。
从中大猪存栏量看,3月末全国规模场的中大猪存栏量同比下降3%。中大猪存栏对应2个月内的生猪出栏量,这预示着二季度的生猪上市量将有所减少。
从新生仔猪数量看,2023年10月起新生仔猪数量开始减少,2024年3月止降回升。这期间,新生仔猪数量比上年同期下降4.9%。
“结合6个月的育肥出栏周期和消费季节性转强规律,生猪市场供应偏松的局面将在未来得到缓解。”雷刘功强调,近期,基层反映生猪压栏和二次育肥的现象有所增加,借此机会,提醒广大养殖场户要科学安排生产,保持合理的上市节奏,在生猪体重合适的时候及时出栏,降低市场风险。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