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李蕾 每经编辑 肖芮冬
《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每经)获悉,随着上市公司年报的陆续披露,基金公司2023年的“账本”也相继出炉。
根据每经记者的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29日发稿,共有30家公募基金公司、超过30家公募持牌机构的母公司发布了2023年年报,我们由此得以一窥这些公司去年的经营情况。
整体而言,由于去年A股市场震荡延续,基金公司的净利润情况出现明显分化。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公司达到8家,都是头部公募。但净利润下滑是普遍趋势,权益基金占比较高的基金公司受影响更明显。这30家基金公司中,仅有8家净利润同比增加,还有公司实现扭亏为盈,其中不乏中小基金公司。
通过翻阅这些基金公司的母公司年报,每经记者发现,通过明确自身定位、特色化发展而实现逆势增长乃至“弯道超车”,是不少公司的共同路径。
根据每经记者的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29日发稿,已有30家公募基金的母公司发布了2023年年报。从数据上来看,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公司一共有13家。其中,易方达基金是唯一营收超过100亿元的公司、2023年达到125亿元;排名第2~第5的则分别是广发基金(76.43亿元)、华夏基金(73.27亿元)、南方基金(67.41亿元)和富国基金(67.15亿元)。
而在关注度最高的基金公司净利润方面,目前排名前五的则分别是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基金和工银瑞信基金,2023年净利润分别达到33.82亿元、20.13亿元、20.11亿元、19.5亿元和19.42亿元。
除此之外,还有富国基金、招商基金、博时基金、汇添富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2023年净利润超过10亿元,头部公募基金公司“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也在持续显现。随着上市公司年报的继续披露,未来这一数据有望继续增多。
值得一提的是,公募基金公司的净利润出现了普遍缩水。在目前已经公布数据的30家公司中,仅有8家净利润同比增加,其余22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14家跌幅超过10%。这也体现出,在2023年A股市场震荡、基金赚钱效应继续减弱和公募基金降费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不少基金公司,尤其是主动权益产品占比较高的公司面临的经营压力。
每经记者注意到,虽然营收下降、净利润缩水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但也有部分公司逆势增长、借力“特色化发展”弯道超车,还有人在2023年实现了扭亏为盈。
前面已经提到,在已经公布数据的30家公司中,仅有8家净利润同比增加。其中唯一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公司是南方基金,而南方基金去年的营收为67.41亿元、同比增长4.20%,实现了营收、净利的双增长。
而凭借在指数产品上的表现,华泰柏瑞基金2023年的营收、净利润也双双增加,并且增幅都比较可观。营收同比增长24.81%达到17.57亿元、净利润增长32.24%达到5.02亿元。其母公司华泰证券在年报中表示,华泰柏瑞坚持特色化发展,加强指数产品、红利产品、海外产品和固收业务等布局,截至报告期末,华泰柏瑞旗下宽基指数基金沪深300ETF规模为人民币1310.17亿元,位居沪深两市非货币ETF规模市场第一。
中型基金公司中,中金基金也交出了一张不错的答卷,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增长13.86%和87.28%。该公司很早就开始发力公募REITs业务,其母公司中金公司的年报显示,中金基金2023年完成了中金普洛斯REIT首次扩募与中金湖北科投光谷REIT、中金山东高速REIT发行,公募REITs管理规模保持行业首位;此外,也在通过发行指数增强基金、FOF等丰富产品线。
除了这些规模超过千亿元的中型基金公司,还有一些公司也实现了逆势增长,趋势同样值得关注。
例如,首家期货控股的公募基金南华基金,2023年实现了扭亏为盈,这也是该公司成立7年多来首次盈利。方正富邦基金也在2023年实现了逆势增长,净利润大增63.66%。其母公司方正证券在年报中指出,2023年方正富邦基金做强主动权益产品、做大固定收益产品、布局特色指数产品,打造多元投资管理能力等。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