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陈利 每经编辑 魏文艺
| 2023年3月12日 星期二 |
NO.1 金融监管总局: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实
3月1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上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进一步加大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的资金供给,并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落实。李云泽强调,金融监管总局积极支持保障房等三大工程建设,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这一举措旨在优化资金分配,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点评:这反映了国家对于房地产市场稳定的重视程度,以及通过资金供给来确保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建设的推进。不过,此类措施在落实过程中需要注意资金供给的效率和精准性,避免资金过度集中于某些领域而导致的市场失衡,同时需要关注债务风险和确保资金用途的透明性,防止对市场造成不良影响。
NO.2 深交所: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据深交所微信公众号,3月11日,深交所组织召开2023年度债券监管发展业务座谈会,回顾总结2023年深交所债券市场建设工作,研究部署推进2024年重点任务。会议结合当前形势,深入研讨了2024年重点工作:一是要健全债券市场防假打假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债券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二是要统筹抓好风险防控和合理融资支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动地方债务风险化解落实落地;三是要推进固收产品创新,加快基础设施REITs常态化发行,引导更多资源流向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领域,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四是要完善二级市场交易制度,持续推进交易所多层次回购市场建设;五是要丰富大湾区债券平台功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点评:深交所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和协助地方债务风险化解的举措,展现了交易所在债券市场重要角色。固定收益产品的创新以及基础设施REITs的推出,可以为房地产市场提供多元化的融资工具,利于调整产业资本结构。然而要避免债券市场的过度金融化,确保融资工具真正服务于经济实体和产业发展。
NO.3 重点10城二手房周成交量环比涨超一成
诸葛数据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第10周(3月4日-10日),重点10城二手住宅成交量为14463套,环比上涨11.23%。成交量已现环比“三连升”,同比降幅连续小幅收窄。四大一线城市二手房成交均出现回升趋势,其中北京有周末单日成交破千套,上海二手房日均成交量是二月的两倍,深圳二手房周成交突破千套关口,广州二手楼市市场活跃度也有上升趋势。一位业内分析师认为:“核心城市二手房成交的确在回升,但速度比以往慢,小阳春行情可期,但不一定能达到以往水平。”
点评:市场信心正逐渐回暖。但二手房市场的回升并不意味着房地产市场全面复苏,核心城市的活跃度能否带动全国楼市的持续复苏仍需观望。在此时期,开发商及中介机构应该注意把握市场温度,做好服务和风险管理,同时探索创新业务模式,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
NO.4 万科剩余两笔境外债将通过3种方式兑付
3月11日,万科A一笔发行规模6.3亿美元的中期票据到期,相关偿债资金在3月8日便已到位。万科A相关人士介绍,截至目前,该公司今年境外公开市场的债务已经偿付了将近一半,剩下的两笔境外债务将在5月及6月到期,会通过3种方式兑付,包括境外自有资金,境外子公司所获得的境内项目分红或股权转让资金,以及境外银团贷款。境内方面,今年93亿元的到期债务已经偿付了20亿元,“境内的融资渠道很畅通,这个不用太担心”。
点评:万科展示了自身较强的偿债能力,同时也表明了公司对外债风险的严谨态度和积极应对措施。境内融资渠道的顺畅,确保了公司在国内的资金灵活性,有助于保持企业运营的稳定和降低财务风险。但值得注意的是,境外融资环境变化多端,任何外部市场波动都可能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和偿债能力。
NO.5 亿达中国收到安业印刷提出的清盘呈请
3月11日,亿达中国发布内幕消息称,于2024年3月9日,公司收到安业财经印刷有限公司(呈请人)于2024年3月7日向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提出的对本公司的清盘呈请,内容有关本公司于呈请日期未偿还总额为889261港元的逾期款项。亿达中国在公告中指出,本公司将强烈反对呈请,并认为呈请并不代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可能损害本公司的价值。公司将采取行动解决与呈请人的争议,并促使尽快撤回呈请。预期呈请短期内不会对集团的整体境内业务造成重大影响。若呈请人与本公司之间未能达成和解,本公司将就申请认可令寻求法律意见,并采取一切法律措施保障自身合法权利。
点评:这暴露了公司在资金链管理方面存在的困境。虽然呈请人所涉及的款项不大,但此类事件可能对公司的信用状况和市场形象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影响其他债权人和投资者的信心。回应中提到的解决争议和保障合法权利表明公司寻求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但是否能够妥善解决债务问题,确保公司可持续经营仍需观察。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制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