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新质生产力是新型工业化的驱动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3-09 22:21

    每经记者 李彪  张蕊    每经编辑 陈旭    

    2eic4iblTAWEV4oiankomWq30zogLic1iaicjl4YNtcBpaEPRC2sLEcUeQfvpq2EIDnFhicJkbM9M92ialqXNo86maicyyw.jpg

    新质生产力无疑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最热门的语汇。

    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在今年政府工作任务的首要位置,提出要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新质生产力受到聚焦,这释放出什么信号?具体到实践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没有比较好的抓手?新型工业化与新质生产力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有哪些方向?推动原材料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将采取哪些举措?

    围绕这一系列问题,《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在全国两会现场对全国政协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进行了独家专访。

    王江平认为,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在今年政府工作任务的首要位置,表明我们以往依靠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生产力发展路径需要转型升级。当前,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三个有效抓手,即要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El2SPz91MAibSuSIVN5pFhRsqr6LDxnA3LxfohXiagSffhcLQUwS1IgibTHlibh9xw32QzQ8vujvrrCTFY30z7k6CQ.png

    发展新质生产力有三个抓手

    El2SPz91MAibSuSIVN5pFhRsqr6LDxnA3LxfohXiagSffhcLQUwS1IgibTHlibh9xw32QzQ8vujvrrCTFY30z7k6CQ.png

    NBD: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在今年政府工作任务的首要位置。您认为这释放出什么信号?具体到实践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没有比较好的抓手?

    王江平:这表明我们以往依靠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生产力发展路径需要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生产力,要求我们在科技、人才、产业方面要充分体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有没有好的抓手,我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具体提到了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三个方面,我认为这三个方面正好就是三个抓手。

    第一个抓手是要通过科技创新来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化升级。这主要是针对现有的“存量”产业,我们的传统制造业还存在一些产业链供应链的卡点、堵点,要通过新质生产力的推动,通过科技创新来改造提升。

    比如这些卡点中有技术问题,那就要技术攻关;涉及材料问题,就要发展先进的新材料;涉及装备问题,就要打造先进的装备;涉及工艺问题,就要开发更有生命力、更先进的工艺。

    第二个抓手就是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当今世界正经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各种新技术、新观念不断涌现,在这种形势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都是大国必争之地。

    新兴产业比如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多个前沿领域)、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未来产业,比如生物制造,它可以融入材料、化工、冶金各个领域。这些都是一个大国在经济发展中必须要布局的领域。

    第三个抓手就是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我理解,数字经济包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方向。

    2eic4iblTAWEV4oiankomWq30zogLic1iaicjlUQbSNX3BvNUM95J70ibb2PTNwzw99zYmJTQHA8iaiaia2JJwc7oZZ1XUeQ.png

    到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2万亿元,总量居世界第二 数据来源:同花顺

    所谓数字产业化,是指数字技术本身形成的一个产业,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标准来讲,就是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另一个是产业数字化,是指我们已有的产业要通过数字技术来进行改造升级,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后也会带来经济增量。

    NBD: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您认为新型工业化与新质生产力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新型工业化是否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

    王江平:我个人认为新型工业化是一个过程,新质生产力是驱动力。新型工业化有三个特征:一、新型工业化是新发展理念在工业领域的生动实践。二、新型工业化是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工业化。三、新型工业化是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现代化。

    El2SPz91MAibSuSIVN5pFhRsqr6LDxnA3LxfohXiagSffhcLQUwS1IgibTHlibh9xw32QzQ8vujvrrCTFY30z7k6CQ.png

    中国必须要有自己能够掌控的数字技术底座

    El2SPz91MAibSuSIVN5pFhRsqr6LDxnA3LxfohXiagSffhcLQUwS1IgibTHlibh9xw32QzQ8vujvrrCTFY30z7k6CQ.png

    NBD: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您认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应该有哪些方向?

    王江平: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向。

    一是要夯实数字经济的技术底座。数字经济的技术底座包括软件、芯片和标准等,软件中又包括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以及行业应用的一些软件等各种类型。

    当前在技术底座方面,我国还处于“跟跑”状态。数字经济是技术发展的创新方向,必须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努力推动这些技术发展。中国作为大国,要发展数字经济,必须要有自己能够掌控的数字技术底座。因此,软件、芯片和标准这三个领域的技术底座必须要夯实。

    第二个方向就是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基础设施不同,过去像传统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基础设施可能是供水、供电、供气、物流等基础设施。但在数字经济时代,基础设施是算力、存力、算力网络,是高效、低时延的通讯,也就是现在正大力发展的5G或者未来将大力发展的6G等通讯技术等。

    第三个方向就是要打造更多的应用场景。这么多数字技术要在各个行业去应用,这就需要各种技术创新,也需要很多管理创新来支撑这种应用。

    可以说,目前中国在这三个方面都有较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在技术底座方面,尽管我们算是一个后来者,但正在不遗余力地追赶,也建立了我们自己的操作系统、自己的集成电路体系和一些信息技术标准。

    基础设施方面,中国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在全世界都是一流的。目前我国5G基站数量已经达到338万个,我们已经实现“市市通千兆”“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有中国这么完善的5G基础设施。

    2eic4iblTAWEV4oiankomWq30zogLic1iaicjlicxibFo9SbbWZAMYIZngkgiaAdsLIm6wDHskWEicGoAOt4kVnfRVGmhvpg.png

    截至2023年,我国5G基站数量达到338万个 数据来源:同花顺

    在算力能力上,我国的算力总规模也位居全球前列。当然,在新技术飞速发展下,各级政府仍然在持续加大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

    而在应用方面,应用恰恰是中国的强项,无论是互联网时代还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时代,甚至是今后的人工智能时代,我认为中国人的应用能力都是很强的,应用场景也是最丰富的,相信我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应用一定会走在世界前列。

    El2SPz91MAibSuSIVN5pFhRsqr6LDxnA3LxfohXiagSffhcLQUwS1IgibTHlibh9xw32QzQ8vujvrrCTFY30z7k6CQ.png

    要通过建立碳排放约束机制要求来推动产业布局优化和集群发展

    El2SPz91MAibSuSIVN5pFhRsqr6LDxnA3LxfohXiagSffhcLQUwS1IgibTHlibh9xw32QzQ8vujvrrCTFY30z7k6CQ.png

    NBD:绿色低碳发展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原材料工业是碳排放大户,目前,工信部在推动原材料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王江平:原材料工业确实是碳排放大户,整个工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在80%左右,其中电力工业排放量占比最大,但其他几个原材料工业排放量也比较大。

    我们目前主要开展了四方面的工作,具体而言,首先是制定规划,通过制定规划来摸清原材料工业的碳排放底数,进而明确每个行业的责任。

    2022年8月,工信部联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 《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了整个工业领域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近日,工信部又印发了《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在这个政策体系下,每个原材料行业,包括钢铁、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都制定了本行业的碳达峰时间表、路线图。

    其次是大力发展绿色技术,要通过绿色技术来改造、应用,进而降低碳排放。这方面比如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的开发应用,都是按照绿色化的方向去发展。这里要特别提到化工,虽然化工行业也是碳排放大户,但它是碳捕捉、碳消纳、碳转化的供应者和技术主战场,所有碳的捕捉、转化、应用都是靠化工技术来解决的。

    我们现在非常欣喜地看到,目前化工行业领域在这几个方面已经有了长足进步。我们可以用二氧化碳来生产甲醇、乙醇、淀粉等等,虽然这些技术目前在成本上还比较高,但在技术上已经解决了很多难题。生产甲醇可以替代能源,生产乙醇可以生产更多的化学品,生产淀粉可以替代饲料甚至食品,这些都是绿色技术的范畴。

    第三方面工作是加强技术改造,要通过数字化、绿色化的改造来降低碳排放。数字化其实也包括了网络化、智能化,这些技术改造会让碳排放大幅削减。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也特别强调,要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其实就含有这些深意。我们在推动技术改造时,无疑要按照数字化和绿色化的方向来加以推进。

    2eic4iblTAWEV4oiankomWq30zogLic1iaicjlQmgaIYZ12smJ7q6eoVlNQyac4qFYePuQeWCUBg39fpatYzicsqooYQg.jpg

    中国石油首个水面光伏电站为大庆油田“清洁充电”,该电站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2万吨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第四就是要建立碳排放的约束机制,按照约束机制的要求来推动产业布局优化和集群发展。所谓碳排放的约束机制,对企业而言,就是只要排放碳就有费用,要产生成本,我们通过这种方式来推动企业进行产业的优化布局。哪个地方的碳排放低,那个地方的产业布局就多、就快;哪个地方形成循环经济,那个地方的集群就会很好地发展起来。

    实际上循环经济本身就是一个碳减排的过程,只有形成区域性、集群式的发展,才有可能形成循环经济,上游的“三废”(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是下游的原料,才能形成这样一个区域性的循环经济,进而反过来再进一步推动产业的集群式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所以这些碳排放的约束机制十分重要,企业应该自觉融入碳减排的规划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发展绿色技术,自觉去强化自身技术的绿色化改造。

    另外,要在政府约束机制的框架下,去开展企业自身的减碳行动,比如建立产品的碳足迹管理体系,清晰地掌握每个环节的碳排放量,这样也可以更好地适应国内以及国外关于碳排放的相关要求。

    El2SPz91MAibSuSIVN5pFhRsqr6LDxnA3LxfohXiagSffhcLQUwS1IgibTHlibh9xw32QzQ8vujvrrCTFY30z7k6CQ.png

    科技金融要投早、投小,要有识别目标技术和创业团队的火眼金睛

    El2SPz91MAibSuSIVN5pFhRsqr6LDxnA3LxfohXiagSffhcLQUwS1IgibTHlibh9xw32QzQ8vujvrrCTFY30z7k6CQ.png

    NBD:据您观察,企业在发展绿色技术时,需要怎样的金融支持?在这方面还存在哪些痛点堵点?

    王江平:其实我刚才也谈到了,比如在一些具有发展前景的绿色技术上,一些前沿领域需要攻关,这些领域是需要金融支持的;一项技术从不成熟到成熟,从实验室到工厂,这个过程也需要金融的支持。

    对于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政府也一直在引导金融机构,给予了很多相关政策扶持,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我更希望金融界能够走得更前沿一点,就是要投早、投小,要有火眼金睛,能够早一点识别出哪一个科技团队、哪一个科技成果有生命力,而不要等到相关技术都很成熟了再去投、再去支持,那个时候竞争其实已经很激烈了,如果在早期就没有那么激烈。这就要求金融资本要有火眼金睛,要有识别优质技术、优质项目的能力。

    所以我认为,金融界和产业界应该携手来做这件事,金融界需要一些产业界的专家支持,二者联手来识别什么样的初创企业、什么样的科技成果有未来,这一点对金融资本来讲也是一个挑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优化产业投资基金功能。这也是需要认真研究、落实的。

    NBD:您今年的提案主要关注什么问题?能否简单介绍一下?

    王江平:我的提案是关于循环经济的,是着眼于一个小切口,但是意义重大。主要是涉及一个产品回收的问题,现在有一些政策上的堵点,使得这种回收不能很好地、有效地开展,所以我的提案是试图解决这样一个政策堵点,让这种产品的回收利用能够更顺畅更高效。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李彪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全国政协委员、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中国必须有自己能够掌控的数字技术底座

    下一篇

    科技部原党组成员、秘书长张景安:产业变革创造的岗位对人才要求更高,带动相关培训产业发展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