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安康观察,创新药生物制药企业研发投入较大,药品研发、临床试验投入都需要大量资金,因为投入较大且没有营业收入,许多生物技术企业因缺乏足够的资本金或贷款抵押物担保,很难申请到贷款。融资渠道不畅、资金短缺成为制约生物企业发展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安康从股权融资及债权融资制度建设、IPO正常化制度建设、并购重组制度建设和股权退出制度建设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每经记者 林姿辰 每经编辑 魏官红
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3月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全国人大代表、华兰生物董事长安康拟提交多份建议,其中包括《关于支持国内创新生物制药企业形成良性金融生态的建议》。
安康认为,创新药生物制药企业研发投入较大,药品研发、临床试验投入都需要大量资金,但融资渠道不畅、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生物企业发展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
另外,二级市场较为低迷、一级市场受挫、新股供给增加但部分上市公司质量不均等问题亟待解决。
全国人大代表、华兰生物董事长安康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近年来,随着国内资本市场多元化改革发展,相关配套制度和细则不断完善,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北交所充分发挥差异化互补的职能,整体呈现多渠道、全方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点。尤其是科创板重点关注“硬科技”,逐渐吸引聚集了一大批创新研发能力强的生物医药企业挂牌上市。
据安康观察,创新药生物制药企业研发投入较大,药品研发、临床试验投入都需要大量资金,因为投入较大且没有营业收入,许多生物技术企业因缺乏足够的资本金或贷款抵押物担保,很难申请到贷款。融资渠道不畅、资金短缺成为制约生物企业发展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
自2023年6月以来,二级市场较为低迷,证监会加强逆周期调节,阶段性收紧IPO工作,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也随之趋严,近半年多来没有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拟上市公司获得受理。创新生物医药企业的一级市场VC/PE融资随之受挫,缺乏资本支持,创新生物医药企业被迫暂停大量创新产品管线的研发计划,科研创新意愿亦随之降低。若长此以往,会对国内创新生物医药的长期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构成重大影响。
另外,随着注册制推进,2023年共有313家企业首发上市,44家A股公司被强制退市,随着新股供给的增加,资本市场大幅波动,特别是44家公司被强制退市,使得持有上述公司股票的投资者的资金大幅缩水;上市公司中有部分上市公司质量不高,甚至有些上市公司靠保壳度日,亟需通过并购重组或者借壳上市等方式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为解决上述问题,安康从股权融资及债权融资制度建设、IPO正常化制度建设、并购重组制度建设和股权退出制度建设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例如,对于股权融资,可以在政府层面设立产业基金,产业基金投资可以与政府补助挂钩,充分发挥引导基金的产业引导作用,产业基金在生物制药企业IPO及并购重组后退出;对于债权融资,银行可以开发适合创新生物制药企业的信贷产品,抵押物可以是临床试验默示许可证书、MAH证书乃至在研项目的收益权。
对于IPO正常化制度建设,建议证监会在受理环节加快推行全市场注册制,进一步提升股权融资的市场化水平,在从严审核的前提下放开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企业上市受理;在审核环节提升上市审核部门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等药品审核部门的联动协调,在创新生物医药企业上市审核中,进一步落实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以患者为核心的理念,筛选出真正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硬科技创新生物企业上市融资,并对国内能解决“卡脖子”问题、临床急需,承担过国家重大专项的创新生物医药公司给予优先审核和优先发行支持。
在并购重组制度建设方面,建议允许创新生物制药企业采取更加灵活的定价方式、评估方式,允许尚未实现盈利的创新生物制药企业以合理的价格注入上市公司;对国内能解决“卡脖子”问题、临床急需,承担过国家重大专项的创新生物医药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或借壳上市融资实行即报即审核即上市,支持其快速进入资本市场。
在股权退出制度建设方面,建议IPO或并购重组后股东的股权退出价格与二级市场价格和盈利能力挂钩,若股价破发或持续亏损,增加2至3年的锁定期并限制每年的卖出比例。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