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曾经的地理边缘到未来的渤海门户,视野和格局打开之后,烟台能否进一步打破城市发展“天花板”?
每经记者 刘艳美 每经编辑 杨欢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072490
刚刚晋升GDP万亿城市的烟台,已瞄准“二次创业”新目标。
近日,烟台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奋进万亿新征程动员大会提出,加快建设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
公开信息显示,“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的提法,首次出现在去年10月山东省政府批复的《烟台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中。去年底,烟台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将锚定“2035年跃升成为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
在随后的烟台市两会上,烟台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亦明确写道,烟台要主动融入渤海湾、全面衔接大战略、积极推进渤海大通道,加强与环渤海城市的协同联动,到2035年跃升成为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
解读: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经济最发达、资源最集中的区域。作为“北方第一地级市”,烟台经济总量在环渤海13座地级以上城市中位居第二,仅排在直辖市天津之后。
随着2023年烟台GDP正式突破万亿元,无疑为其“跃升成为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增加了不少底气。新的发展坐标背后,亦不乏将天津作为区域追赶目标的意味。
按照规划,烟台将谋划“三步走”:“十四五”末打造一批绿色低碳示范亮点,“十五五”期间碳达峰、具有影响力的示范城市目标依次达成,2035年经济总量突破两万亿、跃升成为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
不过客观来说,烟台与天津无论经济规模还是经济成色,都还有明显差距。
2023年,天津GDP达到1.67万亿元,比烟台高出6500亿元。经济结构上,天津已进入以服务业为主的阶段,三产增加值超万亿元,烟台则是一座典型的工业城市,三产增加值仅为天津1/2左右。不仅如此,在金融、人才、科创等方面,烟台与天津都不在一个量级上。
差距也是潜力,亦是努力方向。为此,烟台将“四向发力”作为突破口:西向,对接黄河战略,打造黄河流域港口门户城市;北向,开启与大连的双城联动发展;南向,启动建设丁字湾国际绿色低碳开放合作区,加强与青岛都市圈对接,研究与上海城市间区域联动举措;东向,促进与威海同城化发展。
从曾经的地理边缘到未来的渤海门户,视野和格局打开之后,烟台能否进一步打破城市发展“天花板”?
北京地区15所部属高校,去雄安
《北京日报》消息,2月25日,2024年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论坛在京举办。论坛上发布的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创新机制研究成果显示,北京地区15所部属高校将向雄安新区疏解。作为首批落户雄安新区的部属高校,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4所高校的雄安校区已于去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此外,北京理工大学雄安校区已获批建设。
浙江加快打造民营经济总部高地
“浙江发布”消息,近日,浙江省经信厅发布《浙江省加快打造民营经济总部高地工作方案(试行)》,明确到2025年,培育省级民营经济总部领军企业100家、民营经济总部集聚高地20个,浙江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总部企业数量保持全国领先,民营企业总部及集聚高地的能级和影响力在全国进一步凸显。到2027年,浙江民营经济的总部能级显著跃升,力争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民营经济总部企业进入世界一流企业国家培育库,浙江上榜“世界500强”总部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若干总部集聚高地达到国内一流,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民营经济总部高地。
辽宁今年计划新增千家外资企业
《辽宁日报》26日消息,日前,辽宁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全省商务系统将实施引强延链拓招商工程,开展招商引资六大专项行动,聚焦“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外领军企业,招引一批“好大高”“专精特新”项目,全年计划新增外资企业1000家。
合肥全市实有人口达到1253万人
“安徽交通广播”消息,2月25日,合肥市召开房地产开发企业座谈会。会上通报了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情况,邀请16家房地产企业代表围绕在肥发展情况发表意见建议。通报显示,合肥全市实有人口1253万人,人口净流入居全国城市前列。合肥人口结构素质优势叠加,高层次人才加速集聚。据中指研究院等机构数据显示,2023年,合肥全年土地溢价率15.4%,房产保值力99.2,均居全国第一位。
新疆口岸通行过货能力拟达1亿吨
《新疆日报》消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口岸建设方案(2023—2026年)》近日印发。《方案》提出,到2026年底,全区口岸设计通行过货能力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亿吨(不含管道运输),出入境人员设计通行能力在现有基础上提高60%,达到800万人次,基本建成设施完善、通行顺畅、管理规范的现代化口岸体系,“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产业经济”转变取得初步进展,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在助力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和服务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消协春节消费舆情报告,三亚“返程难”等被点名
2月2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4年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对2月9日至2月18日春节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监测发现,2024年春节期间,消费者吐槽主要集中于交通出行、景区旅游、文化娱乐、消费服务等方面。
其中,有关“交通出行”的负面信息,占吐槽类信息的30.28%,日均4.1万条,峰值出现在返程高峰时段。春节假期出行需求增长,火车票、机票供需失衡,价格波动明显。海南三亚因地理、天气等原因,“返程难”引发热议,此外列车超员问题再次出现。
有关“景区旅游”负面信息占吐槽类信息的26.06%。初三前后各地迎来出游量最高峰,景区出现导游司机严重违规、安全卫生意识缺失、运力不足等情况。其中,“傅园慧称包车被勒索”等事件引发公众广泛讨论。
在“文化娱乐”方面,假期前三天观影、线下民俗活动、烟花燃放等公众吐槽较为频繁。“消费服务”方面,节假日的涨价、强制消费等行为频频招致网友吐槽。
浙江去年人口增长50万人
2月26日,浙江省统计局发布2023年浙江省人口主要数据公报。数据显示,2023年末浙江常住人口为6627万人,与2022年末常住人口6577万人相比,增加50万人。
从自然增长情况来看,2023年浙江出生人口为38.3万人,死亡人口为44.0万人,自然增加人口为负5.7万人。出生率为5.80‰,死亡率为6.66‰,自然增长率为-0.86‰。
在浙江11个设区市中,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有7个,分别是杭州(1252.2万)、温州(976.1万)、宁波(969.7万)、金华(716.3万)、台州(671.2万)、嘉兴(558.4万)、绍兴(539.4万)。去年常住人口增量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杭州(14.6万)、温州(8.2万)、宁波(7.9万),杭州年度增量蝉联全省第一,温州年度增量7年来首超宁波。
报告:线上逛博物馆,谁更受欢迎?
近日,抖音联合中国文物报发布《古风新韵·博物馆在抖音上的这一年》数据报告。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抖音博物馆相关内容播放量达 1210 亿,互动量超过 28 亿。截至2023年底,认证为政务号和机构号的博物馆已有 729 家,覆盖历史、文化、艺术、军事、科技等多个领域。其中,甘肃、河南、陕西三省的博物馆抖音账号数量最多。河北博物院、山东博物馆、恭王府博物馆等博物馆抖音号涨粉最明显,涨幅均在 80% 以上。
根据各博物馆账号全年视频总播放量排序,军事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大理农村电影历史博物馆、山东博物馆、河北博物院成为2023年抖音网友最喜欢看的前5位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恭王府博物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则成为过去一年抖音网友最喜欢线下打卡的前5位博物馆。
在抖音认知文物、解读文明、探源历史,正在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2023年,博物馆累计开展抖音直播2287场,包含文物解说、看展攻略、实地探馆、历史科普等多元类别。其中,成都博物馆、西安博物院、军事博物馆、安徽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开展的抖音直播观看人次位居博物馆直播前5位。过去一年,秦始皇陵兵马俑、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越王勾践剑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文物在抖音的关注度持续增高。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