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高培勇:面对预期问题,根本之道要依托改革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1-08 13:08

    每经记者 张寿林    每经编辑 马子卿    

    2024年1月7日,在第二十五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高培勇发表演讲。他指出,“当下经济恢复进程中,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集中体现在信心和预期上。”

    高培勇判断,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是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相交织,且周期性矛盾、结构性矛盾、体制性矛盾相叠加,它们之间还呈现互相映射的关系。


    消费品市场特别是旅游市场,客流目前已大体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其中,显著的变化是,人们所消费的商品和服务档次降低了,因而付出的价格下降。

    高培勇说,这启示我们,居民消费需求之所以相对不足,深层在于收入减少背景下的预期转弱。相同的逻辑也体现于投资需求。民间投资相对不足,供给一翼遭遇冲击,其深层原因也在于预期转弱。

    对此,高培勇概括为,因预期转弱而不敢如以往那般消费,因预期转弱而不敢如以往那般投资,从而需求趋向收缩,供给遭遇冲击。表面上是需求问题,背后是预期问题;表面上是供给问题,背后还是预期问题

    换而言之,当下经济恢复进程中我们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集中体现在信心和预期上。“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三稳”当中,“稳预期”是基础和关键

    他指出,只有居民和企业的信心增强,预期稳定了,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的矛盾和问题才可随之减轻,源自需求和供给两翼的矛盾和问题才可随之化解,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也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他进一步提出,第一,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不宜过多依赖“三箭齐发”,其中必须有重头戏,要把稳预期作为重头戏。

    第二,政策的配置固然重要,宏观政策方面的支持和支撑的确少不了,但面对预期问题,政策层面所能发挥的作用至多是辅助性的,根本之道还是要依托于改革。依托于改革和政策两方面的联动,以双引擎来驱动经济的恢复进程,在体制和机制方面打下有助于稳预期的基础,才是最为重要的。

    高培勇总结,当前中国经济恢复仍处在关键阶段,所有涉及经济发展,特别是高质量发展问题的战略谋划,都需契合疫后经济恢复进程和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特点、新要求,牵好、牵牢稳预期这一非同小可的牛鼻子,把稳预期作为着重点和着力点落地2024年经济工作的各领域和全过程。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1364803485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弘讯科技等成立自动化新公司

    下一篇

    小米汽车回应“丐中丐”版本 否认会推出Redmi汽车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