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寿林
zhangsl@nbd.com.cn
长期关注各类案件,致力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民合法权益贡献自身力量。欢迎爆料,努力积极跟进。另有邮箱duyanxiao@163.com
建设银行2024年实现净利润3362.82亿元 全年分红合计约人民币1007.54亿元
◎2024年建设银行实现净利润3362.82亿元,增幅1.15%。净利息收益率1.51%,平均资产回报率0.8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69%。◎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现金股息每股0.206元人民币(含税),2024年全年现金股息为每股0.403元人民币(含税),全年分红合计约人民币1007.54亿元。
晋商银行2024年末总资产逾3760亿元 不良率下降0.01个百分点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为人民币376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2%。期末,集团总负债为人民币348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5%。◎财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集团不良贷款率为1.77%,较2023年12月31日下降0.01个百分点。
北京金融法院披露证券纠纷审判白皮书 解读9000余件案件背后的审判经验
3月27日,北京金融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证券纠纷审判情况并发布《白皮书》。《白皮书》显示,证券欺诈责任纠纷案件占首位,主要案由为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包括诱多型、诱空型等类型。
邮储银行披露2024年业绩:实现营业收入3487.75亿元 同比增长1.83%
3月27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布2024年年报。截至2024年末,邮储银行资产总额达1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64%,负债总额16.05万亿元,增长8.69%。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487.75亿元,同比增长1.83%,利润总额945.92亿元,增长3.27%。邮储银行管理层强调,将深耕“三农”、普惠和个人金融领域,同时拓展公司金融、城市金融等新赛道,推动均衡发展。
中国银行2024年实现税后利润2527亿元 同比增长2.58%
3月26日,中国银行披露2024年业绩报告,显示其业务规模与财务效益稳步增长。截至2024年末,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328亿元,同比增长1.38%,税后利润2527亿元,同比增长2.58%。资产总额达35.06万亿元,负债总额32.11万亿元,均保持平稳增长。此外,中行不良贷款率降至1.25%。通过数字化转型和技术创新,中国银行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长期提升居民消费比重、完善资本市场分红机制⋯⋯多位北大光华学者为提振消费建言献策
日前,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举行2025年两会后经济形势和政策分析会,北大光华多位学者提出政策建议。会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副主任唐遥指出,在国内消费需求占比持续上升的背景下,需通过引入多元化产品和服务、降低进口关税等方式优化国际贸易和投资政策,推动高水平开放。
MLF操作首提“多重价位中标” 专家:解除其政策利率属性
专家指出,MLF操作公告首次提及“多重价位中标方式”,意味着MLF采取美式招标方式而不再有统一中标利率,其政策利率属性解除,符合去年6月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提及淡化MLF政策工具色彩的要求。此外,25日开展4500亿操作,是近一段时间以来首次加量续作,或与央行暂停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有一定关联,也可能意味着降准延后。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季度例会:建议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 择机降准降息
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一季度例会在北京召开,分析了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并研究下阶段货币政策思路。会议指出,建议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3月LPR报价保持不变 专家:后续存在较大幅度引导5年期以上LPR报价单独下行的可能
2025年3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最新LPR报价,1年期和5年期以上品种均维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分析师认为,政策利率稳定、商业银行净息差压力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导致本月LPR未调整。当前经济复苏态势良好,降息紧迫性不高。未来,随着房地产市场及外部经贸环境变化,二季度可能打开降息窗口,引导LPR下调。
有期徒刑15年 中国光大集团原董事长李晓鹏受贿案一审宣判
2025年3月18日,黑龙江省大庆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晓鹏受贿案,对被告人李晓鹏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六百万元;对其受贿犯罪所得财物及孳息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2月非银行部门跨境收支顺差290亿美元 跨境资金呈现净流入
3月1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5年2月我国外汇收支相关数据及形势分析。数据显示,2月银行结汇1579亿美元,售汇1683亿美元;非银行部门跨境收支顺差达290亿美元。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净流入648亿美元,外资净增持境内债券和股票合计127亿美元,推动跨境资金整体呈现净流入态势。
北京银行举办民营企业座谈会 董事长霍学文:北京银行对科技企业敢贷、能贷、愿贷、会贷
3月12日,北京银行举办民营企业座谈会,邀请十二家民营企业代表出席。北京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霍学文现场指出,民营经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我们北京银行,可以这么讲,90%的贷款客户都是民营企业,去年60%的贷款投向了科技创新。我们专门给自己作了一个定位,叫做打造专精特新第一行。”霍学文介绍。
2月金融数据出炉 对话浙商证券宏观联席首席分析师廖博:一季度有望实现经济开门红
3月14日,人民银行披露2月金融统计数据。2025年前两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9.2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32万亿元。廖博预计,一季度有望实现经济开门红,预计2025年我国经济增长目标或设定为5%左右,一季度GDP增速或达到5.1%,3月降准有望兑现,全年可能呈现前高中低后稳的U型走势。
央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持续扩大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在天津、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新疆、厦门等省市进一步扩大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便利跨国公司企业跨境资金统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