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寿林
zhangsl@nbd.com.cn
长期关注各类案件,致力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民合法权益贡献自身力量。欢迎爆料,努力积极跟进。另有邮箱duyanxiao@163.com
中信银行换帅:刘成卸任,“70后”芦苇接棒
2月20日,中信银行董事会宣布聘任芦苇为新任行长,接替因工作调整辞职的刘成。芦苇生于1971年10月,自2025年2月起担任中信银行党委副书记,并将代行行长职责直至其任职资格获监管机构核准。芦苇拥有25年中国银行业从业经验,曾在中信信托和中信银行多个重要岗位任职,包括中信信托董事长及中信银行副行长等。
2月LPR报价继续维持不变 专家:基本面逐渐呈现筑底趋势
2025年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分别为3.1%和3.6%,连续第4个月保持不变。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政策保持定力,主要源于当前央行对于稳定汇率、防范利率风险和资金空转的诉求增强,同时基本面逐渐呈现筑底趋势,也提供了基础条件。
1月银行结汇13040亿元,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净流入创历史同期新高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1月银行结售汇数据,银行结汇13040亿元,售汇16288亿元。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我国涉外经济韧性强,1月份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净流入700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1月下旬涉外收支已转为顺差,2月以来继续保持顺差态势,银行结售汇基本平衡。
2024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4220亿美元 国家外汇局:货物贸易顺差扩大并推动经常账户顺差增长
2024年四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807亿美元,2024年全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4220亿美元。针对2024年我国经常账户有何特点,李斌表示,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基本平衡。其中,经常账户顺差4220亿美元,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2.2%,处于合理均衡区间。
1月社融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专家:得益于表内贷款较快增长,政府债务发行提速也形成重要支撑
2025年2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1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达318.52万亿元,同比增长7.0%,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15.20万亿元,同比增长8.0%。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06万亿元,同比多增5833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货币政策报告强调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专家:更大力度支持消费
2月13日,人民银行披露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记者注意到,报告多次强调,要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权威专家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期,宏观调控思路也在加快调整优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为此创造条件,更大力度支持消费,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资金利率长短端倒挂 专家:节后流动性转宽松,倒挂现象有所缓解
2月13日,7天期SHIBOR报1.7630%,一个月期SHIBOR报1.7190%,低于7天期报价。而7天期SHIBOR又低于隔夜SHIBOR,后者最新报1.8270%。中邮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梁伟超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隔夜与7天期利率倒挂,是春节前后资金相对偏紧的一个表征。随着节后流动性出现季节性宽松,隔夜与7天期倒挂有所缓解。”
新规后银行业迎来首位首席合规官,开年以来多家金融机构首席合规官获批
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了华夏银行首席合规官杨宏的任职资格。据悉,这是《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发布以来银行业领域首位获监管核准的首席合规官。根据《办法》,金融机构需在总部设立首席合规官,作为高级管理人员直接接受董事长和行长领导并向董事会负责,推动金融机构从“被动监管遵循”向“主动合规治理”转变。
邹澜出任人民银行副行长
2月10日,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邹澜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男,汉族,1973年7月生,研究生学历、理学硕士学位,中共党员,现任央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此前,邹澜曾任央行金融市场司副巡视员、副司长等职位,2019年5月担任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2022年5月出任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2025年1月任人民银行党委委员。
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上升67亿美元 央行连续三个月增持黄金
专家分析,1月外储规模小幅回升,主要受当月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整体上涨带动。黄金储备方面,2025年1月末官方黄金储备连续三个月增加,符合市场预期。专家指出,央行连续三个月增持黄金,或与未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等有关。这意味着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而暂停增持黄金的必要性下降。
央行等六部门拟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 专家:直击行业痛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2月6日,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旨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曾圣钧指出,上述《通知(征求意见稿)》直击行业痛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此次六部门联合发布规范措施,加强对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的金融支持,重点聚焦账款及时支付等中小企业权益保障问题提出系列措施。
超百亿!常备借贷便利操作规模连续大幅提升 利率维持不变
2025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为满足金融机构临时性流动性需求,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SLF)操作共171.05亿元。此次操作延续了2024年9月下旬的利率水平,隔夜、7天、1个月SLF利率分别为2.35%、2.50%、2.85%,未作调整。利率走廊机制以SLF利率为上限、超额准备金利率为下限,将短期利率波动限制在合理范围,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稳定。与2024年6月相比,当前利率走廊宽度已收窄30个基点。
节后首日央行开展6970亿元7天期逆回购 操作利率与上次持平
2月5日,为应对公开市场逆回购集中到期等因素影响,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人民银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697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50%,与上次持平。专家指出,公开市场操作数量是综合考虑现金、财政收支、外汇占款、OMO到期量等因素带来的流动性缺口及市场需求后的灵活调整。
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央行1月开展2000亿元MLF操作
2025年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开展了2000亿元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1年,中标利率维持2.00%不变。此次操作后,MLF余额降至42940亿元,净回笼资金7950亿元。
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调查统计处处长周丹答每经记者:2024年北京地区人民币各项贷款月平均增速达9.0%
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举行2025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调查统计处处长周丹现场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指出2024年北京地区信贷总量平稳增长,结构合理,有力有效地支持了首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