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2024年经济将现“疫后复苏延续+新旧动能切换”特征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2-29 00:07

    每经记者 李娜    每经编辑 叶峰    

    自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后,稳定预期以及恢复市场信心等一系列政策不断出台。

    2023年是中国资本市场全面注册制改革元年,多政策支持资本市场长期发展,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与防范风险。

    岁末之际,如何把握2024年中国经济走势,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了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

    明年经济增速或在5%上下

    NBD:如何看待2023年中国经济的表现?

    王涵:2023年中国经济的疫后复苏整体呈现出“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态势。一方面,内需消费在疫情冲击减弱后强势复苏,2023年前三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达到4.4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去年1.0个百分点的水平,有效支持了经济的复苏;另一方面,外贸顺差在疫后其他国家产能恢复的情况下,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由正转负,此外,由于年初企业对于经济复苏的预期较强,因此在一季度的传统淡季进行了较为明显的补库存,使得库存周期在二三季度拖累了经济的复苏,加大了经济回暖过程中的波动。

    总的来说,2023年中国经济疫后复苏的态势较为明确,完成全年5%的经济增长目标的概率较大。

    NBD:2024年中国经济走势如何?

    王涵:2024年的中国经济将呈现“疫后复苏延续+新旧动能切换”的双重特征。

    一方面,疫后复苏的趋势将在2024年进一步延续。消费方面,尽管在2023年已经得到了较为明显的修复,但在2023年受多重因素影响而相对表现滞后的高端消费、跨境消费将有望进一步提升消费的能级;投资方面,随着库存周期扰动的消失,企业信心逐步恢复,也将带动产业投资的回暖;外贸方面,随着中国产品全球市占率逐步高位企稳,顺差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也有望由负转正。

    另一方面,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发力和产业结构性变化的推进,新旧动能切换也日益临近转折点。新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新经济对经济的支撑力度将进一步增强,而随着地产销量回落至新的均衡水平,地产投资对经济的拖累也将进入下半程而逐步减弱。

    综合来看,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尽管面临2023年基数效应的“逆风”,但总体会呈现出企稳回升的态势,预计季度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全年增速有望在5%上下。

    明年政策整体将较为宽松

    NBD:2024年海外经济和宏观政策会如何演绎,对中国有哪些影响?

    王涵:2024年新兴经济体增长将较为平稳,但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增长差异将逐渐收窄。

    美国经济增速将较今年明显回落。一方面,受两党博弈和利息支付压力上升的影响,有效财政赤字将较2023年明显收窄;另一方面,尽管联储近期开始释放鸽派信号,但除非急速降息,否则当前实际利率为正的格局仍将延续,对美国的信用派生产生抑制。

    欧洲经济有望见底回升。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洲受能源供应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衰退压力,尤其是其经济增长引擎的德国,经济增长乏力,对欧洲经济产生了明显拖累。从当前情况来看,尽管长期欧洲的“去工业化”压力仍将持续,但短期内工业受到的地缘政治和能源价格冲击在这个冬天之后将有望边际上趋弱,欧洲经济增速也有望从今年0.7%左右的水平回升至1%以上。

    美欧经济增速差异收窄,叠加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意味着美元在2024年整体将保持弱势,对中国来说,这将对中国的外贸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美元的走弱有助全球需求的复苏,比如欧元区、新兴市场等以美元计的购买力将因为弱美元而得到恢复,这对中国出口将带来正面影响;另一方面,对中国企业来说,由于美元走弱的过程中,人民币可能会对美元升值是出口企业需要关注的问题。今年前11个月,中国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增速比以美元计价的增速高5.5个百分点,显示今年人民币兑美元的贬值,使得汇兑收益成为出口企业的“缓冲垫”,而如果明年人民币兑美元走势较强,汇兑损失可能会对企业营收产生额外的拖累,这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NBD:对2024年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展望?

    王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要求是“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因此可以预期明年宏观调控政策整体基调是进一步推动宏观基本面向好,政策整体上是较为宽松的。

    从财政政策来看,明年将进一步发力。当前经济复苏的过程中,社会主体的预期偏弱,财政政策的发力有助于兜住经济增长的下限,助力社会主体预期的回暖。

    货币和金融政策将进一步引导社会融资成本合理下行。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新旧动能切换的阶段,对于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来说,如何拓宽与其发展模式相适应的融资渠道,意味着多层次资本市场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对于传统经济来说,要推动其在此前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历史包袱”有效化解,则需要进一步合理调降其融资成本,以时间换空间在增长中逐步消化存量债务。

    封面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市场预期美联储2024年降息 全球投资者如何配置美股、黄金等资产

    下一篇

    光大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张宇生:双重因素叠加,2024年A股市场有望峰回路转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