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百年保险资管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峻:低利率下权益资产的确定性提升 多维度把握权益投资机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2-10 22:23

    每经记者 涂颖浩    每经编辑 张益铭    

    受到经济增速放缓、人口老龄化、债务杠杆提升等因素影响,近几十年来,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利率持续下行。在全球利率下行大趋势下,中国利率中枢逐步下降,且长期仍将趋势下行。低利率环境下,保险资金配置如何寻求确定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2月6日,在每日经济新闻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金融发展论坛上,百年保险资管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峻发表演讲时表示,“固收票息和久期策略是保险资金最核心的投资策略,当前普遍的低票息使得传统的票息策略效果下降,同时利率低位可能出现阶段性反弹,拉长久期策略也面临一定的风险。”在杨峻看来,低利率下权益资产的确定性提升,应多维度把握权益投资机会。

    险资传统配置效果下降

    “研究表明,GDP增速每降低0.5个百分点,10年期国债利率中枢下降0.25~0.3个百分点。”杨峻表示,从中国情况看,从“十二五”以来利率中枢呈明显下行的趋势。当前,中国利率水平处在一轮周期底部,逆周期政策带来经济复苏和融资需求提升,可能带动利率阶段性反弹。

    全球利率下行给保险资金配置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杨峻表示,通常对险资而言,固收的票息和一定的久期策略,基本上能够覆盖负债的成本。但现在处于低增长、低通胀、宽货币的宏观环境中,加之短期可能有一定的利率反弹,影响了险资传统配置策略的有效性。目前,中国传统险平均资产久期约7年、负债久期约16年,久期缺口较大放大了利差损,多数中小寿险公司面临经营亏损压力。

    从全球看,其他国家保险公司在利率下行过程中也出现了极大的风险。杨峻举例称,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裂,投资收益走低,1997年至2001年有7家寿险公司接连破产。

    从海外应对低利率的经验来看,采取“资产负债”双轮驱动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日本、欧美等保险公司在负债端和资产端两边发力,一方面,通过下调准备金评估利率、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发展健康险等保障型产品来降低负债端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增配权益、拉长久期、加配另类、布局海外,来提升资产端收益。

    多维度把握权益投资机会

    通常而言,利率下行,权益资产的确定性会提升。“低利率带来潜在的低贴现率,权益估值有提升空间。同时,近几年来中国权益市场的波动率呈现下降趋势,资产性价比和确定性提升。”在杨峻看来,把握权益投资确定性,关键在于策略精细化。

    一是注重长期投资、坚持逆势投资。中国经济仍将维持中速增长,股市长期回报可观,重视长期左侧布局,运用长股投等方式,把握股市长期成长趋势。在估值底部,适时布局权益投资,可以增加安全垫,提升权益投资的收益和确定性。

    二是适时高股息投资,把握优质公司分红收益的确定性。从历史来看,2013年以来中证红利指数全收益和回撤表现明显优于沪深300指数全收益和中证500指数全收益;从中证红利指数全收益来源看,红利收益是主要贡献,确定性较高。

    三是紧扣实体经济投资,把握行业和企业成长的确定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未来保险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保险资金可结合国家战略,深入研究产业转型和实体经济发展方向,发挥保险资金长期优势,重点布局相关行业,把握企业成长的确定性。

    四是创新策略投资,寻求波动交易的确定性。基于资产价值波动性的本质,研发对应的策略,通过多种工具参与波动交易,将波动转化为收益。比如规则化仓位管理策略,通过逆势仓位管理,锁定市场波动带来的价差收益;又如波动交易策略,通过期权、波动率指数等工具,参与对波动率的交易并获取相关收益;再如对冲、套利策略,利用期货等工具进行对冲,剥离组合贝塔系数波动,获取稳健的阿尔法收益;另外还有股债混合类策略,可充分运用股债双重优势,把握优质核心资产的根本,增强固收资产安全性的同时,获取一定上行弹性。

    把握固收及全球配置机会

    在固收投资方面,杨峻提出,“可以在利率反弹的相对高位寻找机会拉长久期,提升票息收益的同时可获得利率下行的资本利得。同时也可适时运用杠杆策略和信用下沉策略,提升固收投资的收益。”不过他也指出,由于国内的整个信用风险定价体系不够完善,当前信用下沉存在一定难度,但随着市场环境变化和条件成熟,积极运用该策略能够提升险资投资收益。

    此外,杨峻还提出,在国家政策框架内,可有序探索全球投资。比如海外债券、权益、基础设施及其他另类资产。适度全球配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国内利率下行风险,取得较好的投资回报。

    封面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我国生产端正在迎来库存周期回升阶段

    下一篇

    光大理财副总经理李永锋:发挥银行理财优势 绝对收益策略作为主体定位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