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南方小城,为何这么“白”?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2-10 15:20

    方俊钦由衷地说:“我特别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中国白·德化瓷’的推广中。德化要想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瓷都,需要注入更多的年轻人的活力,需要加入你们的idea(想法)。”

    每经记者 丁舟洋    每经编辑 刘艳美

    图片来源:中国网

    在德化,白是单纯无瑕的底色,白也是缤纷万千的钥匙。

    说起德化白瓷,年轻的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县长方俊钦如数家珍。

    “你来看看这套摆盘,我们对白色进行了技术创新,在塑造上和烧制技术上融入现代的元素。”方俊钦拿起一个茶杯,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展示白瓷工艺细节。

    11月,在2023金鸡百花电影节现场,方俊钦带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赢得满堂彩的白瓷雕塑《神话》;德化制造的陶瓷版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白瓷茶具。

    有着千年制陶历史的德化,陶瓷文化传承千年。饮茶之人,必用过德化瓷。德化陶瓷在国内陶瓷茶具市场占据80%以上的份额。2022年德化县陶瓷产值达到502亿元,是德化的支柱产业。陶瓷产业也是让农民进城来、留得住、过得好的经济产业,德化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达78%,是全国为数不多县域城镇化的样板。

    但颇具美誉度的“德化白瓷”,距离成为家喻户晓的国民品牌,尚有努力空间。这也是方俊钦带队出现在金鸡电影节现场的原因,产业要想再升级,德化人将目光投向了文化赋能的力量。

    远看是纱,近看是瓷

    发丝芊芊,亭亭玉立,身披轻盈白纱袍的《神话》雕塑引得观众们驻足观看。这件雕塑通体由白瓷制作,头发根根分明,隔着薄如蝉翼的衣袖,还能看到手指,不由让人感叹“远看是纱,近看是瓷”。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这是德化白瓷大师连德理的作品。”方俊钦介绍眼前这座《神话》,“‘神仙姐姐’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受到非常多年轻人的喜爱,短视频点击量高达上亿。”

    连德理曾向媒体分享,这件作品历时半年多才创作完成,其间烧制了十几件作品,只有两件成功。作品令众人惊叹的地方,是玉漱公主身披一层薄纱,看起来轻盈飘逸,未料竟是瓷土烧制而成。“薄纱厚度仅有0.2毫米。”连德理说,这种高韧薄胎瓷衣技艺,最近几年在他的一些作品中多有呈现,目前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据方俊钦介绍,以《神话》为代表的这一批大师级作品,即为德化陶瓷产业结构中的“大师瓷”。作为德化县第一大支柱产业,德化陶瓷形成了大师艺术瓷、日用家居瓷、出口工艺瓷三足鼎立的产业格局。“艺术陶瓷题材广阔、造型优美、气韵生动,只要能想得到,就能做得出来,自明代以来,一直是德化白瓷的传统代表,产值约为50亿元。”

    出口工艺瓷比重最大,德化县生产的陶瓷70%左右都是这类产品,德化也因此成为全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它们主要是国外节庆用品、花园摆件等。“比如畅销海外的圣诞节、万圣节陶瓷工艺品,多为德化造,出口工艺瓷产值占到300亿元左右。另外,以餐具、茶具为代表的日用家居瓷,产值约为150亿元。”

    图片来源:新华社

    “接下来我们的重点还是在日用瓷这一块,目前我们的陶瓷茶具占全国80%的市场。接下来要把在餐具、酒具方面的市场份额再做大。”方俊钦说。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地处戴云山区,那里有着丰富的优质高岭土。铝、硅含量较高,但氧化铁的含量却低于0.5%。这样的瓷土无须去铁,天然适合烧制白瓷。

    从魏晋到唐五代,中原战乱,人口南迁,德化地方经济逐渐得到开发。经过北宋动乱后,国家经济重心南移,陶瓷业也开始蓬勃发展。明代开始,德化窑白釉瓷有了质的飞跃,研制出温润如白玉的白瓷,直至今日依然风靡全球。

    一个产业抓到底

    “法国人将‘光泽如玉,温润明镜,宛似象牙’的德化白瓷命名为‘中国白’,认为是中国瓷器之上品,标志着白瓷制作工艺达到了巅峰,代表了当时世界白瓷生产的最高水平。”方俊钦回顾历史道,“德化陶瓷是出海的先行者,1995年打捞出的清代‘泰兴’号沉船上,仅德化产的青花瓷就有35万件;2007年,举世瞩目的宋代沉船‘南海一号’上,出水了13000多件德化瓷器……世界各大海域古代沉船出水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出土流传的大量德化白瓷,都说明了德化白瓷‘天下宝之’。”

    观众在国博参观“中国白——德化白瓷展” 图片来源:新华社

    虽然统称德化白瓷,但实际上这“白”有二三十种,“象牙白”如凝脂般光滑明亮,“葱根白”白里泛青,“孩儿白”如婴儿皮肤白中透着粉红……德化白瓷的传承千百年来未曾停歇,它的白色也一直延续着生命力。

    古今对照,不难看出德化白瓷源远流长,更重要的是繁茂至今。很多地方的手工艺品一度昌盛却越做越小,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而德化陶瓷何以一直延续,还能成为当代产业?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坚持一个产业抓到底,陶瓷是我们全县年产值超过500亿元的生命产业,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它的支持。”方俊钦指出,福建省出台了《关于支持“中国白·德化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泉州市也出台相关措施,“再加上我们有10万人的陶瓷从业者一起努力,和传统文化复兴的加持,我们的陶瓷产值将在未来5年从500亿元变成1000亿元”。

    把方俊钦提到的数据放在纵横坐标中,更能看出分量。德化全县人口35.39万,陶瓷从业者就有10万人,也就是说,每三个德化人中就有一个从事陶瓷工作的。2022年全县陶瓷产值达到502亿元,堪比2023年全国电影市场总票房(截至11月14日,票房突破500亿元)。

    产业规模有多大,城市的空间就有多大。瓷兴人聚,大量农村劳动力不用背井离乡进城务工,在当地就可以转变成产业工人、新市民,也能减少“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

    “所以陶瓷既是德化的支柱产业,也是我们的民生产业。”方俊钦总结。

    如何注入年轻活力

    《关于支持“中国白·德化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文件中,专门提到对人才的培育。“强强联合做精大师瓷品牌,做大做强大师经济;鼓励建设陶瓷技工学校,支持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陶瓷类专业建成省级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培养陶瓷产业专业技能人才和本科层次人才。”

    创新是产业的动力,人才则是创新的源泉。为实现“陶瓷创新”,要进一步吸引技术型人才,同时帮助培育引进高端专业人才,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陶瓷企业生产车间,工人给陶瓷空心注浆 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2023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社会实践项目中,有对德化县陶瓷产业的调研回顾报告。“我们看到一件件陶瓷工艺品从设计到制作成品的完整过程……与此同时,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德化陶瓷产业的‘结构性缺工’现象,每一道工序上的工人大多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而在自动化生产线基本全覆盖、工作环境更加好的新厂中和电商服务行业为主导的茶具城及瓷艺城中,工人平均年龄明显下降。”

    在传承中创新,让新生代发自内心地感受到陶瓷工艺的魅力,方俊钦希望借助科技与文化的力量。讲好文化故事、品牌故事,亦是提升产业附加值的关键。

    “其实我们也在思考如何通过新技术、新的文化传播手段,更好地赋能陶瓷产业。”方俊钦说,“陶瓷是德化县的第一大产业,旅游是我们的第二大产业。我们有秀丽的石牛山、九仙山,有瓷器馆,怎样吸引更多人关注到德化?我们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实现景区的数字化。”

    “很多人并不了解大师制作瓷器的过程,从一块泥土,经过水与火,最后成为瓷器,创作过程十分不易。我们准备借助视频平台的力量,真实还原大师的创作过程,让观众真切感受到这项传统文化的感染力。我想这也会是年轻人感兴趣的。”方俊钦表示,“中国传统文化咪咕研究院荣誉院长单霁翔,曾把故宫文化生动地推向世界,我们希望通过合作,让更多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间隙,厦门理工学院学生请方俊钦对着镜头谈一谈:“传承德化陶瓷文化,您对我们年轻人有何建议?”

    方俊钦由衷地说:“我特别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中国白·德化瓷’的推广中。德化要想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瓷都,需要注入更多的年轻人的活力,需要加入你们的idea(想法)。”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第21届多哈论坛开幕 聚焦全球性挑战与应对

    下一篇

    航天智装:公司研制的控制系统核心部组件产品已在相关领域开始大量应用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