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朱成祥 每经编辑 王月龙 张海妮
11月30日,信雅达(600571.SH,股价11.04元,市值51.53亿元)股价大涨,截至收盘报11.04元/股,上涨9.96%。在相关股票论坛,有投资者对信雅达的上涨感到疑惑,另一位投资者简洁地回复“女儿厉害”。
近日,AI文本生成视频领域出现新的明星公司Pika,这家公司的员工仅有四人。其创始人为郭文景,外界传其为上市公司信雅达实控人郭华强之女。
11月30日上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信雅达董秘办公室,对于Pika创始人郭文景是否为郭华强之女,工作人员回复:“对,对,但跟我们公司主体没什么联系,没什么业务往来。她(郭文景)也没有在我们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对于上市公司是否出资参与创立Pika,其表示:“暂时是没有的,之后有没有我并不清楚。”
AI新星Pika
已筹集5500万美元融资
据了解,Pika由Demi Guo(即郭文景)和Chenlin Meng共同创立。该公司之所以引起媒体关注,是Pika官网宣传其获得融资,以及推出新产品。
创始人郭文景(左)和联合创始人兼CTO Chenlin Meng。图片来源:X平台
Pika于当地时间11月28日在官网宣称,很高兴推出Pika 1.0,这是一项重大的产品升级,包括一个新的AI模型,能够生成和编辑3D动画、动漫、卡通和电影等不同风格的视频,以及使其更易于使用的全新网络体验。
融资方面,Pika表示,公司已经筹集了5500万美元。由Nat Friedman和Daniel Gross领投的种子前轮和种子轮,以及由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领投的A轮融资。
Pika还表示,公司的投资者还包括Elad Gil、Adam D'Angelo(Quora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Zach(Ramp联合创始人)、Andrej Karpathy、Clem Delange(Hugging Face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兼Factorial Capital合伙人)等,以及Homebrew、Conviction Partners、SV Angel和Ben's Bites等风险投资公司,以及许多其他受人尊敬的行业领导者和AI专家。
Pika认为,视频是娱乐的核心,但迄今为止,制作高质量视频的过程仍然复杂且资源密集。六个月前,创办Pika时,公司希望突破技术的界限,设计一个未来的视频制作界面,让每个人都能轻松访问。从那时起,公司很自豪地将Pika社区发展到五十万用户,他们每周生成数百万个视频。
信雅达因“女儿概念股”受关注
面试官称她“近乎完美”
Pika的火热,令其创始人郭文景进入人们视线。据相关论坛资料,郭文景为Pika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在创办Pika前,郭文景为斯坦福大学AI博士。
郭文景也发文称:“言语无法表达我是多么感激在这段旅程中得到我们的投资者、顾问、朋友和社区成员的所有支持!没有什么比与我能要求得最好的团队一起从事这个雄心勃勃且富有创意的项目更令人兴奋的了。”
据《钱江晚报》报道,郭文景曾就读于杭二中(即杭州二中)。高一时就获得了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浙江省赛区)一等奖,曾受麻省理工邀请参加比赛,获得北美编程邀请赛第二名,超过了绝大多数来自哈佛、斯坦福、卡内基梅隆的大学代表队。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参加美国国家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都夺得冠军。
在同学眼里,郭文景比别的女生要“浪”,经常在外忙于辩论社的活动。“她每天都会有很多事情,不像别的女生,休息时在阅览室刷题。”
在时任杭二中校长的叶翠微看来,郭文景知道自己要什么,也知道自己要面对什么。特别是她特立独行的个性。“15岁那年能只身飞往美国,教美国孩子奥赛课,拿到了2000美元酬劳。”
在哈佛本科校友面试官看来:“我在中国区面试6年,她是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她的计算机水平,放在美国同龄的女程序员中也是最顶尖的。她在美国大学预科考试中5门满分,英语非常流利,颜值还高,简直是近乎完美。”
信雅达因“女儿概念股”受到关注。上市公司主要业务是以银行业为主的金融机构,提供基于端到端的专业解决方案和产品的业务,主要产品是软件产品、硬件销售、环保产品。
根据信雅达2022年年报,公司正致力于打造AI底座。年报显示,通过聚焦新技术和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公司以“数字底座+技术底座+AI底座+应用平台+共创开发+订阅服务+联合运营”的多层次全栈产品和服务能力,助力银行等金融客户加速实现数字化转型,助力中国金融行业快速实现数字智能化。
其中,AI底座由能力输出和能力构建两大模块构成,围绕公司主要产品线在OCR(光学字符识别)、NPL、数据建模和知识图谱四方面实现了研发突破。
记者|朱成祥
编辑|王月龙 张海妮 盖源源校对|程鹏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