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进博会观察:跨国药企“引进来”之后,还要带领中国伙伴“走出去”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1-08 21:18

    ◎通用电气医疗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轶昊:“下一步我坚信两点,第一点是创新,在未来五年里推动中国式创新发展。第二是帮助中国去建立整个行业的生态体系,孵化更多中国创新企业。”

    ◎自2017年中国监管机构加入ICH后,整个药品监管体系在加速国际化进程。中国药企早期的临床研究可以根据这条规则,制定国际研发策略,实现全球同步研发、同步注册,打开了创新药“出海”的大门。

    每经记者 金喆    每经编辑 梁枭    

    第六届进博会正如火如荼举行。每年这个时候,跨国药企都纷纷“秀肌肉”,展示前沿创新成果。11月6日~7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场走访发现,今年,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释放另一个信号:“引进来”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把中国的创新产品和技术带出去、推向全球市场。

    首先在医疗器械方面,以前,医疗器械巨头的“本土化”都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现在越来越多高端、超高端产品在中国生产,现在的方向是帮助中国去建立整个行业的生态体系,孵化更多中国创新企业。其次在药品方面,除了把全球好的、先进的创新产品引进来,药企高管都表示,接下来还要在中国市场挖掘真正的创新技术和产品,带领中国伙伴走出去。

    推进高端本土化,与中国企业共建生态链

    跨国医疗器械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关键词是“本土化”。以前,或许“本土化”都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现在越来越多高端、超高端产品在中国生产。

    飞利浦大中华区副总裁、超声事业部总经理蔡为民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飞利浦20多款旗舰高端超声产品已经实现“本土化”,今年进博会现场展出的三大系列新品,代表了飞利浦顶尖的超声科创实力。

    还有一个例子:在第五届进博会举办前夕,由飞利浦苏州医疗影像基地生产的超高端CT产品“皓克多参数功能CT”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在中国上市,与世界发达地区逐渐趋于“零时差”。

    在进博会现场,通用电气医疗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轶昊对包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内的媒体表示,最早的时候跨国企业把技术带进来就能在中国做得很好,到后面要开始生产,现在要研发,最后是需要生态,国际企业在中国的责任是孵化整个生态链。“下一步我坚信两点,第一点是创新,在未来五年里推动中国式创新发展。第二是帮助中国去建立整个行业的生态体系,孵化更多中国创新企业。”

    第六届进博会通用电气医疗展台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金喆 摄

    通用电气医疗是多年前最早一批在中国生产CT的跨国企业。张轶昊说,进博会给通用电气医疗提供了一个共享中国式现代化新机遇的机会,通用电气医疗会把全世界先进的技术带到进博会,把进博会产品本土化。比如三年前带来的PET/MR(一体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仪/磁共振成像仪)产线已经落地天津工厂,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也在北京工厂生产。2023年,全新一代光谱数字PET/MR产线落户在天津磁共振基地。

    他进一步表示,通用电气医疗把中国的创新融合进来,这次进博会首秀的全新一代Apex量子平台,就是“全球首发首展、中国首次亮相,中国制造、中国研发包括全世界研发在一起做事”的成果。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高端医疗器械本土化生产是第一步。更加重要的是,在高精尖技术的带动下,供应链上的很多中国企业也成长起来。

    回顾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的发展,张轶昊介绍,通用电气医疗通过在北京亦庄的华伦和航卫工厂搭建起整个CT的供应链生态体系,上海有家公司跟通用电气医疗一起成长了30年,现在成为国家专精特新企业。今年通用电气医疗与北京市政府签订战略协议,希望能在中国把核医学和PET/CT精准医疗影像的生态体系搭建起来。中国高端医疗装备制造业的智慧生态圈已初具雏形,通用电气医疗现有中国团队已经研发创新超过110款产品。

    “我们不单单是帮助中国搭建生态体系,同时帮助通用电气医疗成为受益者,从而让广大病患成为受益者。”张轶昊举例,通用电气医疗关注到乳腺癌成为中国女性第一杀手,但基层医疗可能没有乳腺机,就算有也不知道怎么用或者用不好,就跟中国一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人工智能公司联合开发出来一款人工智能乳腺机。

    接下来还要带领中国伙伴走出去

    中国人口基数大,庞大的医疗需求对于医疗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的医药创新也在过去十年欣欣向荣,有越来越多的创新产品和技术登陆全球舞台,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此前获得“门票”的中国创新药企业被跨国药企终止了合作项目。

    在进博会现场,一位跨国药企中国区掌门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终止合作可能有多方面原因,比如处在研发早期的可能预判后面的商业化效果不好,就会选择提前终止;还有可能跟自身战略调整有关系。但不能因为一个项目终止合作就否定中国创新药,这几年中国在技术和产品上的创新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很多跨国药企也在加大与中国的合作。

    实际上,自2017年中国监管机构加入ICH(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后,整个药品监管体系在加速国际化进程。中国药企早期的临床研究可以根据这条规则,制定国际研发策略,实现全球同步研发、同步注册,打开了创新药“出海”的大门。

    据业内不完全统计,2022年,中国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44起,披露的交易金额达到275.50亿美元,相比2021年交易总额实现翻倍,今年累计超过150亿美元。记者也注意到,在今年进博会期间,多家跨国药企高管明确表示,要帮助真正的创新技术、产品走向全球,带领中国伙伴走出去。

    张轶昊坦言,创新是决定未来的成功要素,但中国在产学研方面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转化率不是很高。跨领域和跨界的创新是最伟大的,也是最重要和最核心的。“在现代国际大环境下,我们希望关爱生命是无界的,创新也是无界的。”张轶昊说,无界创新就是打破产学研的边界,GE医疗可以提供的帮助是把好的主意转换成可复制、可商业化,可推广,适用于病人的产品。

    辉瑞中国区总裁Jean-Christophe Pointeau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辉瑞将进一步加强与当地政府、本土公司和初创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和孵化数字技术。

    在默沙东在展台左前方位置,展示了默沙东与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的ADC(抗体偶联)药物。默沙东中国医学事务部副总裁郑以漫通过微信对记者表示,目前该项目已进入到临床试验阶段,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日益增强,这让公司更有信心和中国企业合作。

    第六届进博会默沙东展台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金喆 摄

    此外,艾伯维副总裁、艾伯维中国总经理董莉君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场采访时表示,艾伯维非常愿意跟更多本土企业进行更多的合作,希望有更多机会将中国本土药企的创新方案带到全球。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N1212379156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11月08日21时02分在印尼班达海附近(南纬6.21度,东经129.92度)发生6.7级左右地震

    下一篇

    两家外资保险经纪公司获批设立 时隔5年保险中介牌照审批再开闸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