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孙磊 每经编辑 裴健如
进入四季度以来,各车企开始全力冲刺全年销售目标,车市“价格战”的火药味儿也更为浓烈。
11月2日晚间,零跑汽车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零跑汽车全系车型有优惠,最高金融贴息1万元/辆。“11月1日至11月30日,消费者下定零跑T03、零跑C01、零跑C11、零跑C01超级增程、零跑C11超级增程,均可享受金融贴息、选装基金等多重购车福利。”零跑汽车方面称。
在零跑汽车之前,比亚迪也官宣对多款车型降价,降价幅度在几千至数万元不等。此外,近期上市的新车也推出了限时特价。例如,欧拉品牌近期推出的闪电猫暗夜版车型,就于上市期间同步推出官方限时现金钜惠政策,新车共有555km尊贵版、705km长续航版以及四驱高性能版三款车型,即日起至11月30日的订购用户,可减免3万元现金,优惠后新车售价区间为17.63万~24.13万元。
“整个市场的卷,应该会长期存在。”比亚迪海洋网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张卓曾坦言。
四季度车市价格战愈发激烈
具体来看,比亚迪方面表示,11月1日~30日开展限时订金抵购车款活动,护卫舰07享2000元订金抵2万元;海豚、海豹冠军版享2000元抵9000元;宋PLUS冠军版和驱逐舰05冠军版享2000元抵7000元。此外,还有全系享2年0息、最高8000元置换补贴等优惠。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在2023年半年度业绩会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直言:“比亚迪未来3至5年会打价格战,或在细分领域打价格战,比亚迪有充足的准备。”
事实上,打响本轮降价第一枪的比亚迪,可以说是底气十足。比亚迪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4222.75亿元,同比增长57.75%;实现归母净利润213.67亿元,同比增长129.47%。其中,第三季度营收1621.51亿元,同比增长38.49%;净利润104.13亿元,同比增长82.16%。
不过,比亚迪也有年底冲量压力,此前比亚迪定下的年度销量目标为300万辆,要达成这一目标,比亚迪11月和12月的单月销量须实现30万辆以上,而今年10月是比亚迪首次突破30万辆月销量。
零跑汽车提供购车优惠也被视为其冲击销量目标的手段之一。此前,零跑汽车方面表示,其希望第四季度每月销量突破1.8万辆。而在刚刚过去的10月,零跑汽车销量创新高,首次达到1.8万辆,其同样希望借助全系车型优惠带来的销售增量,实现此前制定的目标。
此外,不少近期上市的新车也采用多种优惠方式参与市场竞争。例如,广汽传祺的旗舰车型——ES9于日前上市,其售价为22.98万~26.98万元,同时还可享至高2万元置换补贴;领克汽车也宣布,11月内完成领克08车型大定锁单,且于12月31日完成提车,即可享受6000元购车补贴、免费升级哈曼卡顿23扬声器音响等权益。据了解,领克08上市还不足两个月,其在9月8日上市,共推出5款车型,售价区间为20.88万~28.80万元。
全力冲刺年度销量目标
事实上,业内曾多次呼吁拒绝“价格战”,不少证券机构也称“价格战”将对整车企业的盈利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但结合市场情况来看,多数车企通过下调售价实现了销量方面的提升,国内车市“金九银十”效应也因此重新显现。
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9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203.6万辆,同比增长4.7%,环比增长4.9%;1~9月累计零售销量1540.9万辆,同比增长2.1%。9月批发销量247.3万辆,同比增长6.2%,环比增长9.6%;1~9月累计批发销量1800.1万辆,同比增长6.2%。
“初步推算,10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约为202.0万辆左右,环比增长0.1%,同比增长9.5%。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75.0万辆左右,环比增长0.9%,同比增长34.6%,渗透率约37.1%。”乘联会方面表示,第四季度是完成全年目标的关键期,车企促销政策或将持续。
但需要注意的是,“价格战”对渠道端的压力正在加大。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方面称,目前,经销商经营状况恢复不及预期。部分厂家为年底冲量,对经销商任务量要求增加,而为了达成全年任务目标拿到年终返利,经销商降价促销,新车价格不断下探,盈利压力持续。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此前的调研数据,有47.2%的经销商任务完成度在六到八成,基本符合正常销售节奏,不过也有19.1%的经销商表示才完成全年任务的一半左右,距离全年任务目标差距较大。
在此背景下,11月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月度形势分析会”上判断,进入11月,厂家和经销商进入全年目标冲刺阶段,市场需求将好于10月。
“车企‘双11’购车促销活动、广州国际车展启动、新车上市等因素有利于提振汽车销量,同时,地方购车补贴、车企促销活动仍在延续,预计11月份零售量环比增长将达到10%左右,大约210万辆。”郎学红认为。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