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刘明涛 每经编辑 肖芮冬
“2023第十三届中国上市公司口碑榜”数据建模筛选阶段已经正式启动,在目前这个阶段,每日经济新闻与同花顺合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建立数据模型,分类统计出各奖项入围名单的工作。作为国内知名的金融服务机构,同花顺为本届口碑榜活动提供了数据、建模支持。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就本阶段的相关工作专访了负责本届口碑榜数据建模阶段的同花顺负责人(以下简称同花顺),为您讲述新一年口碑榜评选大数据技术的最新运用。
视觉中国图
NBD:作为“2023第十三届上市公司口碑榜”数据建模支持方,同花顺受到业内广泛关注。能否为大家介绍一下公司的基本情况和目前业务开展情况?
同花顺:同花顺作为国内领先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产品及服务已覆盖产业链上下游的各层次参与主体,包括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银行、保险、政府、高校、研究机构、上市公司等机构客户,以及广大个人投资者。公司主要业务是为各类机构客户提供软件产品和系统维护服务、金融数据服务、智能推广服务,为个人投资者提供金融资讯和投资理财分析工具。
今年以来,生成式AI(人工智能)热潮持续,同花顺依托专业的金融语料积累正在积极研发金融行业大模型。公司利用AI重塑产品和服务体系,研发具备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矩阵,面向个人用户将提供AI金融助理,面向机构客户将提供智能投顾、智能客服、智能运营、智能投研等产品服务。
本次口碑榜数据基于iFinD(产品名称)金融数据终端整理完成。iFinD金融数据终端是同花顺旗下面向机构客户提供研究、投资决策服务的软件系统,已从业内仅提供数据阶段,升级演变成提供投研一体智能化解决平台。面向用户提供金融大数据、产业图谱、研报自动化生成、舆情监控、买方标签研究体系等一整套智能化解决方案,技术实力和功能处于业内领先。
NBD:本届口碑榜定调“激发活力坚定信心”,作为深度耕耘上市公司大数据的公司,结合此次评选的数据遴选环节,同花顺有无经验可以分享?
同花顺:针对口碑榜的建模,一是基于大数据的精细化算法,依托公司对大数据的智能处理机制,保证建模筛选的客观性;二是多维度透析,不仅仅是财务数据等基础指标类型,还涵盖对公司软实力的考核,诸如行业口碑、管理层状况等,通过综合多项量化因子,实现对上市公司科学性的考量与剖析。
此外,针对本届口碑榜新设立的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科技创新先锋人物等奖项,同花顺进一步构建专业的评价体系,例如ESG评价体系立足于自身海量结构化数据、AI机器学习技术等,综合上市公司定期报告、非定期报告、ESG报告、媒体舆情、政府机构及第三方等数据来源,形成指标数据库;运用多种算法等实现指标数据的提取、计算和评级结果输出,加工成评价结果数据库,实现上市企业的ESG绩效的有效量化,旨在帮助投资者获取企业的风险和机遇,辅助推动上市企业改善自身评级。
NBD:近两年来,国内大数据公司数量渐多,虽然领域各有侧重但其中也难免重叠。同花顺在面对大数据行业的竞争中拥有哪些优势?
同花顺:一方面,同花顺iFinD金融数据终端拥有业内领先、规模庞大的数据资源库,公司的数据来源具有多元性,既有互联网的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也有来自政府、交易所、媒体门户网站、科研院所、宏观经济研究机构和专业行业数据公司等一系列跨行业的公开和授权数据,这些特色数据能够满足当下更为多样化的金融数据需求。另一方面,在传统的大数据的挖掘和文本处理基础上,同花顺充分与AI融合,积极响应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综合运用舆情文本大数据挖掘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多因子分层打分模型等,完成对数据模块的智能化重构与排列,沉淀优质完备的数据解决方案。一言以蔽之,同花顺依托强大的技术体系在金融大数据方面形成了独有的竞争优势。
NBD:您如何看待大数据公司和媒体的合作?
同花顺:大数据公司的优势在于雄厚的数据储备及技术资源,能够通过一系列算法机制精准、高效地处理海量数据,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媒体的优势则在于策划与宣传,能提供独到的视角洞悉市场的演变迹象。大数据公司与媒体合作,能够发挥各自优势,将有价值的金融数据在资本市场中传播,助推资本市场的良性运转与稳步发展,实现“1+1>2”的效果。
NBD:您觉得口碑榜评选对市场的意义体现在哪里?
同花顺:我国资本市场对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正在形成,在注册制背景下,符合上市标准、适应市场形式、具备发展潜力的企业其上市通道正被疏通,而与发展趋势相背离或难担公众公司大任的企业所面临的压力也在同步提升。在此大环境中,优质企业的甄别是身处金融市场的每一位从业者或参与者所必备的技能。每日经济新闻已连续十余载推出中国上市公司口碑榜评选,为市场提供了评测上市公司质量的参照体系,并且持续动态更新。“口碑榜”评选有助于投资者从众多上市公司中快速寻找高质量的企业,有效认识公司投资价值。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