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通威股份召开三季报业绩说明会,董事长刘舒琪表示,受下游需求持续高增长及公司新增产能释放带动,今年以来公司光伏主要板块销量均实现大幅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公司高纯晶硅销量约28万吨,同比增长53%;电池销量约58GW,同比增长78%,组件销量约19GW,同比增长645%。
每经记者 胥帅 每经编辑 张海妮
光伏龙头通威股份(600438.SH,股价27.28元,市值1228.14亿元)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15%,净利润同比下降24.98%。今日(10月26日),通威股份召开了三季报业绩说明会,公司董事长刘舒琪、副董事长严虎等高管悉数出席,向投资者回答了备受关注的业绩、硅料市场、电池技术等问题。
严虎对前三季度业绩情况做了一个详细解释: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原因是硅料利润贡献同比大幅减少。但他也表示,公司硅料归母利润下降幅度远小于硅料销售均价下降幅度。刘舒琪还提到,目前正稳步推进铜互联技术量产条件下的经济性和可靠性验证,为HJT(异质结电池)大规模量产创造坚实条件。
昨日晚间,硅料和电池片龙头通威股份披露了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15%,净利润同比下降24.98%。第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下降10.52%,净利润同比降幅达到68.11%。通威股份提到,第三季度净利润下滑主要系报告期内光伏产业链价格同比下行所致。
今日,通威股份召开三季报业绩说明会,刘舒琪表示,受下游需求持续高增长及公司新增产能释放带动,今年以来公司光伏主要板块销量均实现大幅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公司高纯晶硅销量约28万吨,同比增长53%;电池销量约58GW,同比增长78%,组件销量约19GW,同比增长645%。
严虎对前三季度业绩情况做了一个详细解释,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24.98%、27.21%,主要原因是硅料利润贡献同比大幅减少。受下游光伏需求高速增长,产业链供需矛盾突出影响,2022年前三季度硅料行情价格持续走高,最高突破30万元/吨。而2023年以来随着硅料新增产能的快速集中释放,供需关系逐步从紧缺转至宽松,产品价格最低降至6万元/吨左右。但在公司硅料产销量同比大幅提升,各项核心消耗指标持续优化,生产成本不断降低的背景,公司硅料归母利润下降幅度远小于硅料销售均价下降幅度,同期公司N型硅料占比逐步提升,成为市场上N型硅料产品的主要供应商,公司市场份额与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
通威股份董秘严轲也回答了关于今年硅料走势的问题。硅料价格走势主要取决于供需关系,过去及当前一段时间,随着新增硅料项目的集中投产释放,硅料价格总体呈现出下行趋势。但伴随着硅料价格逐步下探触及行业部分产能成本线,未来部分相对落后的产能将逐步出清,部分新项目的投建与运行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时考虑到多晶硅环节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化工属性,从长期来看预计将保持较为合理的价格与毛利率。与此同时,在短期供应相对过剩和N型产品占比提升的背景下,预计不同产能产品品质的差异也将带来价格的分化。
公司目前已经在硅料环节建立起了非常显著的成本、技术、规模、品质、客户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应对未来的市场行情波动与行业竞争。
通威股份财务总监周斌表示,伴随着过去几年行业需求的爆发,产品供不应求,光伏企业显著高于其他行业的毛利率吸引了大量行业内外的企业或加快扩产,或跨界光伏行业,大量的新增产能在这一两年集中释放。过去几年一直维持高位的产品价格也快速回落,短期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但在此市场环境下,一些相对落后的产能和一些在资金、技术、人才等各方面准备不足的参与者将逐步被淘汰,行业将进入整合提升的新阶段,在技术、成本、精益管理等各方面具有更强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和先进产能具备显著的竞争优势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长499.29%,主要系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及存货跌价准备所致。周斌表示,前三季度资产减值损失主要是受年内行业整体产业链价格下行趋势影响,公司按会计准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后期公司将视设备使用、技术发展和市场情况,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对相应资产进行综合评估。
公司前三季度资产减值损失20.1亿元,主要包括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损失9.2亿元和存货跌价损失10.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主要是公司基于行业从“P型时代”向“N型时代”的转型趋势,从谨慎性角度对后续无法通过技改升级为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的电池生产线以及部分组件研发生产线进行了计提,计提存货跌价损失主要受今年以来行业整体产业链价格下行趋势影响。
有投资者还问及公司终止本次160亿定增计划的问题,严虎对此表示,由于当前资本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公司价值存在明显低估,为维护全体股东的利益,公司决定终止本次160亿定增计划。公司将合理利用自有资金、金融机构贷款以及其他融资方式,统筹资金安排,继续推进公司2020-2023年与2024-2026年发展规划的稳步落地,确保相关项目如期完成。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超过370亿元,除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入外,公司还建立起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现有金融机构授信额度储备充裕,能够覆盖现有及未来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严轲表示,后续,公司也将结合外部环境和市场变化,确保项目投资节奏与企业负债控制、现金流安全的全面兼顾。
刘舒琪还回答了最近火热的BC电池(全背电极接触(全反面电极接触)晶硅光伏电池)以及技术路线问题。她表示,从光伏电池技术迭代的历史规律来看,新技术替代原有技术基本需要满足更高的经济性和更好的可靠性才能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基于此,公司重点聚焦TOPCon、异质结电池产品的开发与研究,并同步开展对背接触电池、钙钛矿叠层电池技术等的研发投入。公司目前正稳步推进铜互联技术量产条件下的经济性和可靠性验证,为HJT大规模量产创造坚实条件。BC电池虽然具备美观度高、正面发电效率高等优点、但在量产经济性及可靠性方面暂时还无法与PERC(钝化发射极和背面电池技术)及TOPCon电池媲美,目前更多是一种差异化产品。至于BC电池路线在未来是否能成为市场主流技术路线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公司将持续推进BC电池技术研发工作,并同步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变化。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