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幻响未来全球追光⑮丨对话“老航天人”吴季:太空旅游不是兜风,走得更远是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0-14 16:32

    “如果未来有更多能影响人类走向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等走进太空,特别是从月球那么远来回望地球,用他们的思想和作品影响更多人,那么它对人类带来的影响就远不止24个人。”

    每经记者 温梦华    每经编辑 刘艳美

    50年过去了,从月球遥望地球之美,全世界只有24个人亲眼所见过。

    自从阿波罗11号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迈出“一小步”后,半个多世纪过去,人类的“下一步”为什么还没有迈出去?这是吴季一直思考的问题。

    作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原主任,曾担任地球空间双星计划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及嫦娥一号、三号有效载荷总指挥等,已经65岁的吴季是地地道道的“老航天人”。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原主任吴季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过去几十年里,他亲身见证了中国航天科学事业的发展:记得小时候抬头找“东方红一号”的骄傲,难忘看到嫦娥一号成功传回第一幅月面图像、“天问一号”第一次落到火星表面时的激动,始终相伴的漫长工作背后无法预料的成功与反复的忐忑。

    和月球打了十几年交道,吴季也渴望能去一趟“太空旅行”。“非常想但很难,而且时间也不够,因为我的研究不在微重力和生命科学领域。不过,如果未来真有机会,对于利用空间站的舱外平台开展创新的天文或对地观测我一直有些想法。”

    几年前,吴季将脑海中盘桓很久的“人类实现月球旅行”的故事写成了科幻小说。在他的设想中,通过商业航天的途径,在现有技术能力下,人类实现太空旅游只是时间问题。

    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即将开幕之际,红星新闻、每日经济新闻日前联合启动“幻响未来,全球追光”大型融媒体采访报道,追寻科幻转换为现实背后人类不同文明所共同拥有的科技与梦想之光。

    在吴季看来,有了航天,有了从月球回望地球的机会,人类文明才能再向前走一步,才能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实质性的贡献。吴季渴望更多的人能走出去,看看我们这个美丽的蓝色星球。“如果未来有更多能影响人类走向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等走进太空,特别是从月球那么远来回望地球,用他们的思想和作品影响更多人,那么它对人类带来的影响就远不止24个人。”吴季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下称“NBD”)表示。

    卫星打上去只是第一步,最高兴的是科学数据传回来了

    回忆起看到嫦娥一号从月球传回来的第一幅月面图像、“天问一号”第一次落到火星表面和成功拿到科学数据后的一次次技术突破,吴季仍难忘当时内心的激动、感动。

    不过,在这些瞬间的背后却是“航天人”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漫长工作,面对未知的探索风险和无法预料的成功,反反复复的忐忑始终伴随着他们,但“放弃”从未出现在他们的字典里,因为“从始至终的万无一失,这是要求”。

    NBD:在大众眼中,空间科学是离生活很远的一门科学,您如何理解和看待它?

    吴季:不用把它看得太神秘。空间科学并不是一门特殊的科学,它是利用航天器为主要平台,搭建在空间技术基础上,对地球及其周围的空间进行研究的一种科学范式,其所研究的目标和整个科学技术发展前沿是一致的。

    比如研究宇宙的起源,地面上的望远镜也可以做一些工作,但要观测到在地面上观测不到的东西。这就需要各种高科技手段和设备,例如火箭、卫星等;要去月球、火星上着陆探测,要依托更好的工具,就需要把探测器做得能够经受住太空中超高温、超低温等各种恶劣环境的考验;在没有大气层和地球磁场的保护下,元器件要经受住高能粒子的辐射危害等,这些都要依托于先进的空间技术,是非常庞大的系列工程。

    NBD:过去二十多年,您参与了众多空间科学计划和重大航天项目,哪些经历让您难忘?

    吴季: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成功是嫦娥三号。在掌握这个技术后,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第一次就成功登陆火星。

    每当出现类似的第一次技术突破时,作为任务的参加者心情是非常激动的。比如嫦娥一号从月球传回来第一幅月面图像时,在场的人看到月球图像一行一行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看到月球的环形山离得很近很近时,内心是非常感动的,因为这是我们国家自己研制的航天器,自己研制的相机,从月球把照片传回来了。“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驶上火星表面时,我们内心的激动也是无法言表的。

    地球是太阳系中引力最大的固体表面的天体,所以要想离开地球是非常困难的,必须要有大推力的火箭。换言之,要飞得越远,拉载的载荷越重,火箭就要越大,所以很多火箭起飞过程对于普通人而言是很震撼的。

    不过,对于承担具体任务的人而言,这只是第一步,因为卫星、探测器打上去如果不工作也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卫星、探测器开始工作了,太阳能帆板慢慢打开,两三天后科学仪器打开了、科学数据传回来了,这才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候。

    2021年6月11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行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 图片来源:新华社

    NBD:一个航天任务常常要面对各种未知风险,内心会不会忐忑?

    吴季:当然是很忐忑的。从最初任务提出到卫星成功发射,再到把科研数据成功拿回来,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你要一直为这一件事情工作,同时还要面临来自各个方面的不确定风险,即使准备了很多预案,但有些情况也很难完全预料,就像再好的运动员也有从双杠上掉下来的时候。不过我们国家载人航天对质量要求控制非常严格,成功率也很高,但仍不排除会有些误差导致最终的科学数据拿不回来,这是很可惜的。

    同时,很多问题遇到了也不能轻易放过,尤其是在研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解决不能上天;还有一些问题是上天后出现的,这种情况下要找到问题根源是很困难的,因为没有那么多数据,只有电压、电流、温度等一些简单的工程参数,但即使这样,我们还是要组织非常严密的“技术归零”,按照“定位准确、机理清楚、问题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5条要求逐项落实。

    所以在真正拿到科学数据之前,这种忐忑会反反复复始终伴随,但放弃是从来不会的。对航天人而言,既然提出了计划和目标,就一定要把它做好,从始至终万无一失,这是要求。

    不能老跟别人学,要引领前沿就必须有科技的创新突破

    1970年4月24日,吴季清晰地记得这个日子。“这一天,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我们的火箭推力可以把173千克的卫星打到轨道上去了,我们进入了航天时代。”以后每年的这一天,也成为了中国航天日。

    作为航天科学发展的见证者,吴季对于每个关键节点如数家珍:2000年后,航天技术从国防、民用应用走向科学研究,空间科学开始成为一个独立领域;2011年后,中国进入到大概每年可以成功发射一颗科学卫星的新阶段;2016年,在“科技三会”上,国家第一次将发展空间科学放到了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首要位置,我国空间科学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NBD:近年来,中国成功发射了“悟空”“实践十号”“墨子”“慧眼”等卫星,这为中国航天事业带来哪些新探索?

    吴季:这些都是科学卫星,科学卫星计划不以应用为目标,而是以科学目标为主要任务,比如要发现什么、验证什么,解决从未解决过的科学问题等,至少要推动科学发展往前走一步。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基础科学的前沿突破对我们愈发重要,国家越来越需要科技知识的创新贡献。我们也应该为人类的科技发展作些贡献,这是责任。

    在近400年的现代科技发展中,很多基本原理都是欧洲人做出来的工作。过去,我们的科技发展主要是追赶别人,现在我们要努力走到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国家的科技、工业、经济要向前发展,就不能老跟别人学;而要超过别人,就必须有科技领域的创新突破。

    NBD:曾有网友质疑,国家投入很多钱去做离普通人生活很遥远的空间天文等研究,意义在哪里?

    吴季:一直以来航天科技领域的发展都备受外界关注,所以很多人会觉得它很花钱。但其实建一公里的地铁可能要花20亿元,但发射1颗科学卫星费用往往低于10亿元。地铁可以直接用于民生,但科学卫星发射除了科学发现的意义之外,更多的是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提升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贡献。

    我们已经度过了追求温饱的阶段,现在都在谈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也是世界人类大家庭中的一员,贡献了多少科学知识?这些疑惑可以讨论,但深入思考就很容易得到答案,科学投入是必需的。

    2023年4月24日,安徽合肥,观众参观东方红一号卫星模型 图片来源:新华社

    NBD:您最初如何开始从事这个领域?随着我国航天发展迈入新阶段,新一代“航天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吴季: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当时对所有的中国人有很大激励,我记得上小学时晚上抬头就可以看到“东方红一号”,但那个时候我也不知道今后会干什么。后来赶上第一届高考,那时候也没有太空专业,能从事这个行业都是机缘巧合,当时我在北京邮电大学留校任教,有个机会到欧洲空间局去进修,之后我就进入空间领域了。

    其实能进入这个领域做相应的工作,背后离不开国家的发展和支持。当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大发展阶段,国家非常需要工程师、科技人员。那时我们上物理课数学课都是新找的老师,原来的教材已经不能满足我们那一届学生的需求。我们就觉得中国发展就得靠我们这一代人,校园里到处都是背英语的人,图书馆里到处都是昼夜学习的人,所以这一代人的责任感更重一些。

    现在,我们这一代人已经60多岁了,交接棒已经给了年轻人。不管是航天人还是科幻作家,年轻人应该思考如何把中国各行各业的引领做好。未来中国发展的担子在你们肩上,要把这个责任承担起来。要走到更前沿,在世界上担当榜样,这样我们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让更多人有机会进入太空,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贡献

    2042年,人类实现了月球旅行。退休的航天科学家肖家远的女儿因父亲的一封家信,踏上了前往月球的旅程,替父亲完成了登月心愿。这是吴季在科幻小说《月球旅店》中讲述的故事。

    人类在50年前就已经登上月球,但为什么后来却没再次登月?迄今为止,一共只有24名宇航员成功到达过月球轨道,其中12人成功登陆月球。吴季渴望人类通过“商业太空旅游”更多地走出去,但他强调进入太阳系不是为了移民离开地球,让人类走得更远是为了让地球上的人类变成更和谐的共同体。

    NBD:您既是科学家也是科幻作家,您认为科幻与科技之间有何联系?

    吴季:很多年轻人最后走上科研道路,可能就源于上学时期的一个科幻故事、一本科幻小说。科幻作品在科普中是个特殊的类别,它是讲故事而不是做名词解释。每个科幻作品都应该是构架在科学基础上的思想,科学知识是它的构架,是科幻依托的基础,要传达的思想则是核心。

    很多科学家都会有些关于近未来的想法,但在当前或许很难得到关注,科幻作品可以把这些想法展示出来,让更多人了解这件事的可行性,或许就能促进它的发展,进而推动科技进步。

    我国的科幻产业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在专业性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果未来科幻作家能对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作出一些正确判断,把作品的立意写得更高或许对人类科技发展会更有帮助。

    NBD:《月球旅店》和《月球峰会》中涉及了很多商业太空旅游。在您看来,人类还要多久才能像科幻片中那样进出太空?

    吴季:商业太空旅游更多是技术经济问题。如果只谈技术,人类在50年前就已经到达月球了,但为什么50年来却没有再次登月?因为它太贵了。技术问题和经济问题要统一解决,得靠商业航天的发展。例如此前“维珍银河”“蓝色起源”公司已经可以把游客送“上天”,价格在30万美元左右。所以如果能够解决技术经济问题,我预计未来10年会有更多人进入太空。

    2022年6月5日,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图片来源:新华社

    NBD:更多人类进入太空后将对人类社会带来哪些改变?

    吴季:这也是我最近很感兴趣的内容,我的两本小说实际上想传达的也是这种思考。我们一直生活在二维的地球表面,一旦突破三维进入太空后人类格局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就像登山一样,站在山顶“一览众山小”后,你可能就变成了格局更大的人。

    这与我们要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息息相关,在月球那个距离看地球,你看不到任何国家的边界,也听不到任何争吵,那个蓝色的星球,上面飘着非常漂亮的白云,在黑暗的宇宙中静静旋转,而人类是目前整体太阳系中已知的唯一的智慧物种。我之前和一些宇航员聊过“上了太空有什么改变?”他们说改变太大了,在思维和认知上像是换了个人,你的亲情、爱国心会被无限放大,而个人的名誉等会被无限缩小。

    不过,太空旅游不是兜风,人类进入太阳系也不是为了移民离开地球,我们走得更远是为了让地球上的人类变成更和谐的共同体。

    NBD:很多知名企业家、科幻作家都呼吁“人类的未来不应仅仅局限于地球,应该勇敢地探索宇宙的边界”。您认为,科幻、科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何关联?

    吴季:我很喜欢刘慈欣的《三体》,但我不太同意其中的“黑暗森林法则”,如果人类能离开太阳系,那应该是进入到更文明的阶段,而不是倒退回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科技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人类有了火,才有了语言;有了农业才有了定居生活;有了天文导航和大航海,才有了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而航天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太空旅游的普及,有可能是人类发展到新的文明阶段的开始。

    人类不能放弃往外走,走向太空。我不希望人类文明是向“内”发展,向虚拟现实方向走。让人类都生活在虚拟世界中去买房子去享受,这是一个错误的方向。至少元宇宙不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它更多是一种工具。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沪深交易所:证券公司应加强投资者核查和融券行为管理

    下一篇

    张雨霏、覃海洋游泳世界杯雅典站摘金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