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24日举行的四川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四川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提请大会审议。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朝华表示,条例自2021年7月实施以来,全省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有力助推经济整体持续向好。2021年,四川被国务院办公厅评为“积极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明显的地方”。
每经记者 余蕊均 每经编辑 杨欢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场一体化建设,2021年,川渝两省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协同立法,把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作为重要“突破口”,开创协同立法先河。
条例实施2年,地方落实情况如何?在7月24日举行的四川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四川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提请大会审议。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朝华表示,条例自2021年7月实施以来,全省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有力助推经济整体持续向好。2021年,四川被国务院办公厅评为“积极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明显的地方”。
不过,从执法检查情况看,条例实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标条例在市场环境、政务服务、法治保障、要素支撑等方面的规定要求,对比先进地区营商环境的一流水平,对照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呼声期盼,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需要高度重视、持续改进。
比如,扰乱市场“违规收费”杜而未绝。根据条例第三十条、三十七条、三十八条规定,政府及相关部门、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商会不得违法违规收费。检查发现,部分地区、个别行业仍存在涉企违规收费问题。
报告显示,2022年四川全省查处转供电涉企违法违规收费案件91件、涉及金额3564万元;江油市某商业管理公司转供电时向终端商户违规加收服务费和能耗费63万元;绵阳市某企业反映,其所在物管违规加价水电费用,相比市价分别加收2.3元/吨和0.43元/度,加重了企业负担。
在政务环境方面,还存在“拖欠账款”政府履约践诺难、“兑现不力”政策落地执行难等情况。
比如,条例第二十八条、三十三条规定,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履行依法依规做出的政策承诺和签订的合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不得违约拖欠货物、工程、服务等账款,不得变相延长付款期限。执法检查组在对294家民营建筑企业问卷调查发现,98.9%的企业有政府、国企欠款,有逾期两年以上欠款的占79.3%,部分企业因工程款不到位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
条例第五十六条规定,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推行政策兑现事项集成服务模式,为市场主体提供统一便捷的获取渠道。检查发现,部分政策因解读不深、普惠不强或兑现不便,企业存在“不清楚能否申报、怎样申报”“渴望享用、无法享用”“知而未报、可享未享”现象,政策落地存在“最后一公里”短板。
问卷调查显示,对于今年初出台的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四川36条”,近40%的企业表示“不知晓”或“有所耳闻”,仅7.3%的企业表示“非常熟悉”。
此外,在法治环境打造中,也还存在普法宣传有“盲点”、执法监管有“痛点”、司法维权有“难点”等情况。
比如,条例第六十四条规定,对采用非强制性手段能够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得实施行政强制;对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或者没有明显社会危害的,可以不实施行政强制。检查发现,多部门、多层级检查统筹协调不够,多头检查、重复检查仍然存在,个别企业反映月平均接受检查次数超过10次。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的重要软实力、吸引力、竞争力,针对条例贯彻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执法检查组建议应进一步打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便利营商的法治环境以及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
如在“守信践诺”上,探索建立政府合同履约智管平台,打造事前风险防范、事中履约检查、事后履约评价闭环模式。持续开展拖欠账款清理行动,落实逾期未支付中小企业账款强制披露制度,对拖欠金额大、欠款周期长的欠款实行省级督办,推动将清欠工作纳入地方政府审计范畴,推动政府诚信履约。
在“政策落地”上,用好“天府通”等现有平台加强省直部门和各市州政策集成,完善线下政策集中兑现专窗,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应享易享”。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统计监测,组织开展督查评估,及时调整“空转打滑”政策,不断提高政策便捷性、直达性、普惠性。
在降低经营成本方面,扩大直购电试点参与范围和市场化交易电量比例,落实落细精准电价和阶段性用电用气用水优惠措施,对重点企业开展用能定制化服务,帮助企业用足直购电和丰水期富余电力消纳政策,推动降低企业用能成本。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