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3家上市公司水污染被罚 上周6家暴露环境风险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7-16 21:41

    每经记者 李少婷    每经编辑 杨 夏 卢祥勇 易启江    

    污水超标排放、利用伪造监测数据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3家公司的生态环境处罚因涉及水污染被罚合计超80万元,涉及尖峰集团、汇鸿集团以及创业环保三家上市公司。

    2023年7月第二周,哪些上市公司的环境保护与信披责任亮起了红灯?且看A股绿色周报第122期。

    每日经济新闻联合环保领域知名NGO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自2020年9月起,基于31个省市区、337个地级市政府发布的环境质量、环境排放和污染源监管记录等权威数据来源,每周收集剖析中国数千家上市公司及其旗下数万家公司(包括分公司、参股公司和控股公司)的环境信息数据,发布“A股绿色周报”,旨在借助环境数据库及专业解析、传播能力,让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经营活动中的环境信息更加阳光透明。

    根据2023年7月第二周收集到的数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共有6家上市公司在近期暴露了环境风险。

    一周绿鉴:3家公司被罚合计83万

    在企业管理能力、财务状况、行业竞争等因素之外,环境风险日渐成为上市公司重要的经营风险之一。环境风险关乎企业发展,也关乎企业形象。

    总体来看,在2023年7月第二周,生态环境领域违法违规等风险信息共关联到6家上市公司。其中,4家属于国资控制企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6家上市公司背后有多达40.05万户的股东,投资标的登上环境风险榜,可能使他们面临投资风险。

    7月第二周收录到的数据显示,本期共有6家上市公司在近期暴露环境风险。违法违规的主要类型包括违规排放污水、固废污染等。其中,暴露风险的公司中有3家涉及水污染相关。

    其中,创业环保间接控股子公司含山创业水务有限公司因水污染等违法违规行为被罚32万,是三家被罚企业中处罚金额最高的。

    文号为皖马环罚﹝2023﹞4号显示,因利用伪造监测数据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马鞍山市生态环境于6月29日对含山创业水务公司罚款32万元。

    此外,信用中国显示,尖峰集团控股公司天津市尖峰天然产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被罚26万元,汇鸿集团控股公司江苏嘉晟染织有限公司被罚25万元。

    环保处罚:杭萧钢构旗下公司被罚

    2023年7月第二周,数据库收集到7家关联企业收到生态环境相关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等,涉及6家上市公司。其中,杭萧钢构参股公司景德镇市驰城杭萧绿色建筑有限公司因未批先建被罚。

    根据信用中国,文号为景环罚决﹝2023﹞5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景德镇市驰城杭萧绿色建筑有限公司涉及未批先建等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景德镇市生态环境局对该公司处以罚款40万元。

    信用中国显示,君禾股份旗下两家间接参股公司被罚。其中,鸡西哈工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因在环境保护设施验收中弄虚作假,被处罚38.3万元,鸡西哈工碳基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因在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情况下排放污染物,被处罚31.8万元。

    此外,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西曲矿选煤厂存在固废污染,被处46万元罚款。近年来,随着ESG(环境、社会责任及管治)投资理念逐步升温,投资者越来越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市公司财务投资和战略投资的环境责任也应受到重视,因此直接或间接参股企业环境数据被纳入A股绿色报告项目数据库。

    需要说明的是,环境信息数据的公开均有赖于环境监管信息公开水平的不断提升。从2008年《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到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章专章确立“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信息公开从制度建设上得到保障。

    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完善公众参与程序,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提供便利。

    (实习生黄灿、吴滟鹏、陈诗钰对本文亦有贡献)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A股食品制造业ESG报告披露率约三成 “可追溯”和碳排议题存缺失

    下一篇

    青岛双星业绩改善但未盈利 上半年预亏最少1.2亿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