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中心从7月13日开启试运行,7月25日进入24小时运行,将在大运会期间持续运行30日,是运行时间最长的非竞赛场馆。
每经记者 杨弃非 每经实习记者 刘旭强 每经编辑 刘艳美
本组图片均由每经实习记者 刘旭强 摄
7月13日,作为成都大运会场馆运行的重要标志性节点之一,成都大运会主媒体中心(MMC)启动试运行,开门迎接全球各地媒体记者。主媒体中心将提供怎样的工作环境和服务?当日上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行了现场探访。
从成都大运会开幕式场馆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隔湖眺望,主媒体中心就位于湖对侧。场馆总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含地下室1.5万平方米),建筑外立面由一块块竹片形状的铝板幕墙组成,宛如一卷巨大的竹简,营造出典雅的东方意境。
走入传统书院似的主媒体中心,首先抵达的是新闻中心,共3层,主要包含可同时容纳300余名记者的媒体工作间、新闻发布厅、媒体采访间等区域,提供办公、竞赛信息查询、储物柜租用、资料打印等服务。工作间内配有LED大屏和电视机,可实时收看开闭幕式、竞赛直播信号画面。
主媒体中心的另一重要部分为4-5层的国际广播中心,大运会期间,开闭幕式及各比赛项目将从这里,通过超过20家海外持权转播商及35家境内持权转播商向全球分发。
本次成都大运会还搭建了线上媒体中心,全体记者可通过注册信息在网页端访问。相关文图、短视频、奖牌榜等资讯将在赛事结束半小时内上传,方便记者快速报道。
主媒体中心处处体现“绿色、简约、必须”的办赛原则,例如发布会现场数百张雪花座椅、铝合金灯光架均租借自北京冬奥会;由新能源大巴、新能源小车作为媒体记者的交通服务车辆,实现大运村到中心城区场馆交通90%使用新能源车,大运村内部100%使用新能源摆渡车;赛事结束后,主媒体中心将“变身”东安湖图书馆,服务广大市民。
据悉,中心从7月13日开启试运行,7月25日进入24小时运行,将在大运会期间持续运行30日,是运行时间最长的非竞赛场馆。开放期间,除提供必要的工作环境之余,主媒体中心还准备了一系列非遗文化活动,包括蜀锦蜀绣、川剧变脸、四川竹琴、瓷胎竹编等,让全球记者体验巴蜀文化。
据了解,截至目前,成都大运会已收到世界各地共3000余名记者的报名参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