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发现,公众普遍具备较强环境行为意愿,但在不同领域实际行为表现存在差异。
◎多数人能在食品、服装、电子产品方面做到适度消费,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费现象,23.3%的受访者“家中食品经常因为过期而被丢弃”。
每经记者 李彪 每经编辑 陈星
“《反食品浪费法》实施两年多来,全国各地采取了许多措施,使食品浪费得到了一定遏制。但是,从社会生活实际看,仍然有大量食品浪费的现象存在。”
6月26日,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向社会公开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在《报告》发布暨研讨会上,生态环境部原国家生态环保督察专员夏光在谈到食品浪费问题时作如上表述。
夏光介绍,这些浪费的食品被倾倒后作为厨余垃圾进入垃圾处理厂,而处理它们又要消耗大量的电能等,这本身就是高碳行为。
《报告》显示,与往年调查结果相比,公众在关注环境信息、践行绿色消费、分类投放垃圾、环保监督举报等方面行为表现均有提升。同时,多数人能在食品、服装、电子产品方面做到适度消费,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费现象,23.3%的受访者“家中食品经常因为过期而被丢弃”。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社会部主任郭红燕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比较了2019年到2022年四年的调查结果可知,除了关注环境信息、践行绿色消费、分类投放垃圾、环保监督举报等方面有变化外,其他方面变化不是太明显。但是,在突出环境问题感知方面,公众认为其住处附近的空气污染、垃圾废弃物污染在改善,大家也逐步关注噪音污染问题。
《报告》发布暨研讨会现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彪 摄
据悉,本年度调查于2022年11月6日至2022年12月11日开展,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CATI)方式,调查范围覆盖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区、市),累计回收有效问卷12485份。内容涵盖了《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中的各类行为领域,既包括私人领域日常环境行为,也包括公共领域监督参与行为。
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问卷模块共涉及15个方面,包括:环境状况感知、环境行为意愿、节约能源资源、践行绿色消费、分类投放垃圾、参与监督举报等。
《报告》指出,调查发现,公众普遍具备较强环境行为意愿,但在不同领域实际行为表现存在差异。
其中,行为表现较好的领域是“呵护自然生态”(八成左右受访者能基本做到“不食用陆生野生动物”或“拒绝购买毛皮、骨制品、药剂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制品”)、“关注生态环境”(近八成受访者主动关注或传播交流过环境信息)、“减少污染产生”(八成左右受访者能在多数情况下做到“居家或公共场所控制音量不干扰他人”或“不露天焚烧”,超七成受访者能基本做到“不燃放烟花爆竹”)等。
行为表现一般的领域是“践行绿色消费”(超六成受访者能够优先选择较为低碳环保的食品或电器,五到六成受访者能够基本做到重复使用和多次利用各类物品)、“参加环保实践”(43.3%的受访者曾参加过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和“参与监督举报”(14.8%的受访者参与过)。
值得注意的是,在环保监督举报方面,2022年有超一成(14.8%)受访者举报过环境问题,比2021年(10.6%)有所提高。
《报告》指出,多数人能在食品、服装、电子产品方面做到适度消费,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费现象,23.3%的受访者“家中食品经常因为过期而被丢弃”,25.8%的受访者“经常购买很多衣服、鞋子却不常穿”,22.2%的受访者在旧的电子产品还能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就会更换新款。
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该法第一条就明确,为了防止食品浪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夏光认为,反食品浪费是粮食安全问题、社会道德问题,同时也是生态环境问题。浪费食品实际上就是高碳行为。
食品浪费问题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出现的问题之一,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均碳排放量也可能会呈现上升趋势,如何平衡这中间的矛盾?
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提问,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凯回应,经济越发展,人均碳排放量越多,针对这个问题有一个“门槛理论”,当人们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再追求消费更多,而追求消费更好的产品,比如更倾向于绿色产品,这样就会改变人均碳排放量增长的情况。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首席代表涂瑞和则解释,不同国家的情况会有不同,对于大国来说,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可能会带来人均碳排放量的增加,但对于小一些的国家来说,可以通过国际贸易的方式做到人均碳排放量与人均收入呈现反比。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400233878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