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孙磊 每经编辑 裴健如
又有一款新车“降价”入市。
6月20日,广汽埃安2024款AION V Plus上市,新车共推出7款配置车型,售价区间为15.99万~23.29万元。据悉,新车对ADiGO SPACE智能座舱进行了升级,并搭载全新永磁同步单电机,最大功率较原入门版车型提升了15kW,并匹配能量密度为67.97kWh的磷酸铁锂电池组。
尽管新车在产品力方面有所提升,但与售价区间为18.98万~26.98万元的老款车型相比,新车的入门版车型售价下调了3万元,顶配车型则下调了3.69万元。
事实上,近来发布的多款新车均出现了类似的“降价”状况。比亚迪宋Pro DM-i改款车型,较老款便宜了5000元,入门版车型为13.58万元;智己汽车推出的智己LS7 UrbanFit都市系列车型,售价区间为28.98万~30.98万元,将智己汽车旗下车型的入门价拉至30万元以内;全新东风本田CR-V e:PHEV则全系降价2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长安福特执行副总裁杨大勇此前对于这种现象有过预判,他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曾表示:“3月份是库存车的‘价格战’,进入到4月份以后,就是新车的‘价格战’。”而从目前来看,新车的“价格战”还在延续。
在国内车市越来越“卷”的情况下,车企不断下调产品售价,是为进一步提振销量。而对于企业销量的重要性,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如果理想L9、L8、L7三款车的总销量下降到五六千辆/月,理想汽车的整车毛利率就会变成负数。“车企更容易出问题的地方,不是成本而是销量,汽车这个行业的属性,对规模的要求太苛刻了。”李想认为。
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和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同样认同销量规模的重要性。张兴海认为,未来百万级产销规模将是新能源汽车的门槛,赛力斯短期目标为50万辆一年的产销量,长期目标则是瞄准每年百万级的产销规模努力干。
“下一个十年,市场将进行一场淘汰赛,只有少数主流品牌能够存活,300万辆至500万辆的规模(年销售)是晋级门槛。”何小鹏则表示。
行业对销量、规模的追求,除了让车企卷入“价格战”外,还让供应商倍感压力。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在今年曾表示,自己收到了吉利零部件采购公司总经理方赠送的一把写着“快刀斩乱麻”的刀,意为希望博世能配合降价以提升吉利的产品竞争力。陈玉东称,今年的降价压力相较往年更大,如何配合降价成了他的心头大事。
在此背景下,陈玉东称:“由于竞争太残酷,市场份额要远远重要于盈利,特别是在中国市场。盈利太高,市场份额丢掉不划算。”
值得一提的是,在行业“内卷”,追求销量规模的背景下,并非所有企业都选择加入“价格战”。哪吒汽车联合创始人、CEO张勇在第十五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坦言,今年上半年市场“卷”得太厉害,哪吒汽车不能盲目参与“价格战”。如果产品没有毛利,企业没有足够的现金流,盲目陷入“价格战”是对用户的不负责任。
而在杨大勇看来,一个企业如果不考虑自己可持续的健康发展,盲目参与“价格战”是不长久的。“除了调整价格以外,精准定位,提供差异化的解决方案也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的生存之道。”杨大勇说。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