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王紫薇
每经评论员 王紫薇
在刚刚闭幕的2023亚太金融论坛上,如何提高企业ESG能力成为热议话题。
ESG即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是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评估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与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企业在发展方式、经营模式、供应链等相关领域开启转型。对于我国大中小企业来说,在监管与市场的双向作用下,ESG建设正在快速发展。
但不可否认,我国企业的ESG进程仍处于初期阶段,在内部能做到量化目标的企业寥寥,大部分企业的ESG工作仍停留在信息披露环节。即使是在信息披露层面,随着上市公司ESG合规要求的不断增加,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不高、信息不足、统计标准不一等问题也是普遍存在,“漂绿”现象时有发生。
“漂绿”主要指企业在环境管理方面给出的承诺、对外披露的信息大于企业的实际行动,其内部没有相应的投资计划和有效的管理机制,来保障和促进相关ESG方面的承诺落实。
“漂绿”现象的出现也有现实因素存在。从企业角度来说,深入的转型意味着意识层面的革新;对于成熟企业来说,企业发展模式的全方位转型也势必意味着对已形成的工作标准,以及已有的管理流程带来不小的磨合与挑战;同时,企业也将面临大规模的资金、人力投入。这样巨大的成本与挑战让不少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浮于表面,即使是国外发展较为成熟的企业,“漂绿”现象仍屡见不鲜。
从外部环境来说,我国目前尚未实现衡量企业有效的监管评估体系,来衡量、引领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就拿ESG信息披露来说,目前国内也尚未建成较为完善的ESG信息披露体系,来衡量企业信息披露的可比性、可靠性和可信度。
笔者认为,面对“漂绿”现象,ESG指标量化体系建设是必要的。而这一评级与量化体系建设的推进,需要多方形成合力。
在监管层面,近一年以来,沪深交易所明确上市公司ESG信息沟通要求,相关指引也逐渐明确。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建言提出加快制定我国可持续披露准则的步伐。今年2月,监管部门与证券交易所也在联合行动,深交所将上市公司是否披露ESG信息的执行情况纳入考核范围,并在新修订的行业信息披露指引中,强化了ESG信息披露要求。
在政策的引导下,国内资本市场上的ESG投资理念成为共识,ESG投资渐成主流,投资机构对被投企业在ESG上的要求也越来越明确。
对于企业来说,将ESG落实于企业战略实践中去管理企业的非财务风险,也同样是企业ESG治理的新课题,其内部完善ESG可行目标、完善管理体系,并量化落实目标实现的具体步骤,进而促使目标实现也是其社会责任建设的下一步重要环节。必须明确的是,量化ESG目标,不是让企业放弃发展,而是让ESG不再是浮于表面,而是成为融入企业发展的脉络,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