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胥帅
每经评论员 胥帅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年内已有超过120家上市公司发布定增预案,预计募集资金总额超过2000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8家和1148.33亿元,分别同比大增158.33%和87.40%。
上市公司再融资力度是二级市场的风向标,它具有两重意义。第一,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认购对象以机构为主,“一级半”市场的活跃说明资金看好二级市场。第二,定向增发是上市公司获取资本的通道,上市企业能在最短时间筹措资本用于扩大再生产,这说明投资人和企业家看好中国经济复苏,有更多动力和信心增加资本开支。
尽管同比大增的企业定增行为有积极意义,但也要防止定增市场的一些乱象。这类乱象主要分三大类,第一类是利用定增募投项目蹭热点,在定增方案中宣传与热点概念的关联。定增公告更强调信息披露的全面性,要求定增企业更全面描述募投项目的行业背景、资本回报率等。企业往往会进行自我发挥,传递乐观的回报预期、行业美好前景来强化投资者认购信心。这同样提供了定增蹭热点的土壤和温床。
第二类是在股吧等公众平台夸大发行对象折价认购的利好。将折价认购的概念偷换为股价“兜底”,弱化其余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定增定价是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如果某企业在股价主升段末发布定增计划,20个交易日平摊的交易均价会大大低于最新现价。无论是控股股东亲自下场认购,还是明星机构认购,大幅折价的定增其实是“假象”。要知道定增股票认购解禁期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当前折价并不意味着永远稳赚不赔。一旦预期变化或者有其他风吹草动,现价与定增价“倒挂”现象并不少见,资本市场没有“兜底”之说。
第三类是忽视定增本质,盲目将定增行为等同于利好。某种意义上讲,增发股票对持股股民是一种利空,因为增发会摊薄每股收益,稀释现有股份权益。只有增发募投项目增加公司营收和利润,进而增厚每股收益,这类增发才是真正的利好。相反,一些企业误判产业周期和市场状况,募投项目也可能变成“负资产”。
总之,定增募资是一件好事,应鼓励资本脱虚入实,通过再融资来强化企业竞争能力。但同时也要做好相应监管,特别是要适应以信息披露真实性为核心的注册制。上市企业应更全面和客观地披露募投项目必要性、业务关联度等,对于失真或者不详信息,监管应主动发函问询,起到督促作用。投资者需要更客观地看待上市公司定增行为,甄别真正增强竞争实力的定增项目,远离蹭热点的定增概念。上市公司还可通过机构调研、投资者互动平台等渠道,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强化对定增项目实施进度的披露,方便投资者了解真实情况。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