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琼: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等为中国香港保险业注入了强大的增长动力,令香港可在“双循环”策略中担当“推广者”和“促成者”,以拓展本地保险业市场。与内地及国际市场的“互联互通”,是开拓香港保险业新机遇的关键。
每经记者 袁园 每经编辑 廖丹
2023年全国两会如期召开。政府工作报告涉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区的内容,受到港澳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自2019年2月国务院公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之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就进入了快车道,生活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人们对此更是深有体会。
两会召开期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到全国人大代表、毕马威中国顾问李慧琼。生活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她,目睹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今年她也带来了多份建议,其中涉及到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互通和发展,其中特别提到推动保险业的互通互联。在她看来,与内地及国际市场的“互联互通”,是开拓香港保险业新机遇的关键。
全国人大代表、毕马威中国顾问李慧琼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NBD:2019年国务院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居民,这四年来,您感受到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李慧琼:最明显的感受在两方面,一个是粤港澳三地的专业服务领域合作越来越紧密和深化,一个就是有越来越多香港青年开始选择“跨过深圳河”。
随着大湾区的快速建设,区内的经济总量实现高速增长,大湾区逐渐成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税务师、建筑师等18类港澳专业人士在前海仅需备案即可执业,深港引航员资质互认工作有序推进,经大鹏湾水域进出深圳港船舶“一次引航”成功落地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商业银行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粤港澳三地金融支持政策的陆续出台,更是有力地推动了粤港澳大湾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与扩大开放。
2020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促进跨境金融、扩大合作开放、深化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金融创新、防范跨境金融风险等5个方面提出了26条意见。意见出台后,从简化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促进粤港澳三地个人资产跨境配置、推动跨境资金业务发展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2020年7月21日,粤港澳大湾区首笔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落地广州,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成功将一笔贸易融资资产转让给中国建设银行悉尼分行,金额为298.79万美元。
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开放的政策背景下,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试点所需的各项条件已逐渐成熟,本外币跨境资金池融合已成为趋势,银行正在积极探索合规且高效的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的管理规定、操作流程、系统支持和风险控制。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人注意到大湾区建设所带来的机遇。在毕马威研究大湾区机遇的四年内,香港受访者愿意移居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比例逐年递升,在2022年达到72%(2019年是52%)。较佳的事业及行业发展前景(63%)以及交通便利(62%)是人才从香港移居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最主要原因。但较高薪酬(54%,2021年是48%)已取代获得更广阔的工作视野(50%,2021年是57%)成为2022年第三大主要原因。大部分香港受访者期望在大湾区其他城市工作后仍维持其税后净收入水平。
受访者对创造更多工作机会表示乐观。创新及科技(65%)、金融服务(42%)以及专业和顾问服务(39%)是受访者认为最有潜力创造新工作的行业。管理级人员在这些行业中看到更多机会,与两年前相比预期就业受惠于大湾区发展的受访者上升8%至16%不等。
NBD:金融方面,您认为粤港澳互通互联后,给行业发展带来了哪些变化?
李慧琼:内地和香港的互联互通自2014的沪港通开始,后来延伸到基金互认、深港通、债券通、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互联互通机制对我国金融市场意义重大。金融双向开放有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以内地和香港之间的ETF互联互通为例,互联互通所纳入的ETF大多为对方市场较稀缺的产品,互联互通机制不但令产品更丰富多元,更提升了流动性,为两地市场带来了活水,让两地的投资者受惠。ETF的纳入无疑是资本市场加快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深化互联互通、优化沪深港通机制的又一标志性事件,对于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多重意义。可以看到,ETF互联互通不但能促进两地ETF市场高质量发展,更进一步提升中资基金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此外,中资资管机构在互联互通机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中资资管机构境外子公司把更丰富的标的和产品引进国内市场,另一方面我国境内的产品透过互联互通机制进入国际市场,不但可以促进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的联接,也能提升中资资管公司在国际的影响力。
NBD:今年两会,您带来的建议中,涉及到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情况,并且提及到推进大湾区保险互联互通业务。当前大湾区的保险业互通情况是怎样的?互通互联后对行业和区域经济会有什么好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李慧琼:目前大湾区保险业的互联互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许多内地居民需要亲自来港购买保险,同时,后续的理赔等售后服务也需要到港处理,非常不便。
2020年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中提到,支持香港保险业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设立售后服务中心。近期相关措施已有进展,包括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其2022年10月发表的施政报告中宣布,会争取短期内在南沙、前海等成立保险售后服务中心,为持有香港保单的大湾区居民提供支持,亦为大湾区保险市场互联互通踏出重要一步。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等为中国香港保险业注入了强大的增长动力,令香港可在“双循环”策略中担当“推广者”和“促成者”,以拓展本地保险业市场。与内地及国际市场的“互联互通”,是开拓香港保险业新机遇的关键。
2022以来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和发展继续前行,互联互通机制不断扩展和深化,两地市场产品继续丰富和多元,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中资资管熟悉内地市场,在境外拓展业务对我国资管行业国际化担当着重要角色。过去10年来中资资管历经多年磨砺,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和口碑逐步提升,成绩令人鼓舞。同时,优质外资资管机构近年在中国的布局对我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也有着正向影响。展望未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持续有序高质量发展,互联互通机制将进一步优化和成熟。
NBD:经历过低潮,保险机构对于今年的发展都充满期待,您如何看待今年的保险业发展?有什么样的建议?
李慧琼:未来,随着保险业监管的进一步完善,良性进入和退出机制将逐步形成,行业的优胜劣汰会更加明显,中小保险公司的压力也会进一步增大。保险科技的发展也有利于保险公司探索专业化、特色化发展道路。
我认为,对于中小保险公司而言,应力争成为“小而美”,而非“小而全”。后者容易导致资源分散,最终使业务缺乏特色。要做到“小而美”,中小保险公司首先要分析自身的强项和短板,做到“扬长避短”,并在这一基础上强化客户经营,建立鲜明的品牌形象,聚焦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真正做到纾困突围,茁壮成长。
保险行业作为金融行业三大支柱性产业之一,是经济“减震器”,也是社会“稳定器”。保险机构需要充分发挥保险保障功能和资金优势,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稳住经济大盘,同时还需要做好风险研判和风险管理,未雨绸缪应对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冲击。
保险业在面对行业转型、监管趋严等挑战中砥砺前行,紧抓数字化、绿色金融、健康养老、保险科技等机遇,保持了稳健发展势头。但同时,我们不难发现,在信用环境日趋严峻、金融市场愈加复杂的大环境下,中国保险业固有的粗放型传统商业模式已经行至终局,重构、重启将是行业变革的主基调,整个保险行业亟待寻求一个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国内险企近年来正经历着从“跑马圈地”式粗放增长向“精耕细作”式精益发展的转型困局。而数字化随着行业转型浪潮,成为炙手可热的关键驱动力。在数字经济时代,开展数字化转型是构建保险行业新发展格局、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现实需要。为加快数字经济体系建设,银保监会和国资委陆续出台一系列指导意见,对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中国银保监会印发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5年,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为银行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
此外,近年来,我国围绕“双碳”目标不断强化全国范围内的工作部署,确立了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1+N"政策框架。在此背景下,监管机构提出以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确立了“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思路。
在上述工作中,保险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绿色金融体系风险管理功能和产品及市场体系支柱的重要工具,兼具损失补偿、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等功能。保险业在落实绿色金融战略过程中,需要从发展的高度关注环境保护、碳交易及生态工程建设等绿色发展项目的资金支持,并兼顾对气候风险事件进行风险分摊和风险补偿。上述定位要求保险企业结合自身职能定位和经营实际,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开展绿色金融管理工作,确保公司整体的绿色金融战略和ESG管理能力取得良好效果,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提升。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