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缺5个月,国寿集团新总裁落定!“70后”李祝用正式任职
2025年4月21日,中国人寿集团官网显示,李祝用新增副董事长、总裁职务。据悉,李祝用生于1972年10月,深耕保险业二十余年,曾在中国人保工作,2025年出任国寿集团党委副书记。据悉,中国人寿集团总裁之位此前已空缺5个月。
累计降价近500万元,江泰保险经纪股权第三次挂牌!国资股东为啥执意退出这个“香饽饽”?
日前,三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第三次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江泰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5.1217%股权,转让底价为4105.95万元,信息披露结束日期为4月22日。若转让成功,三峡资产将彻底退出江泰保险经纪股东行列。据悉,此举主要是执行“退金令”政策。此前,中煤集团已成功转让所持股权,而中化资本则未能如愿。业内人士表示,保险中介市场竞争激烈,盈利能力下降,资本进入更为慎重。
左手关店、右手开张,分支机构“攻守”背后,险企在下一盘什么棋?
险企分支机构调整持续,2025年截至4月16日,年内已有538家退出,同时新设126家。裁撤主要为营销服务部与支公司,新设则多为分公司及支公司。此举是险企适应市场变化、进行战略调整的结果。数字化转型、市场竞争与成本压力、监管规定及政策奖励等因素共同推动这一调整。业内人士认为,这是行业从粗放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的必然选择。
8家银行试点1年!两部委联合在银行信贷等领域开展审计报告批量查验试点工作
近期,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在银行信贷等业务领域开展审计报告批量查验试点工作的通知》,将在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审计报告批量查验试点工作,试点期限为1年。试点内容主要包括加快推进系统对接、同步修改内部规则、探索系统优化升级。
2025版人身险“负面清单”出炉:新增9条内容,严格“报行合一”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下发2025版人身保险产品“负面清单”。该清单围绕产品条款表述等四方面展开,自2018年起已连续发布多年。与2024年版相比,2025年版新增9条,重点体现在产品费率厘定及精算假设方面,强化了“报行合一”等监管要求。
新能源车险保费调查:小米、特斯拉、问界、极氪、“蔚小理”,主流车型全覆盖,哪款投保最贵?
“双首单”落地!北京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2025年4月8日,北京金融监管局局长朱衍生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北京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取得突破性进展。4月2日,国投泰康信托和外贸信托分别在通州区和昌平区完成首次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实现全市“零突破”。此次试点旨在解决因信托财产登记制度缺失导致的税务负担与成本问题,为全国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巡视员周旭峰表示,这一成果具有制度创新和服务民生的重要意义。
上调5%!监管“松绑”,险资配置权益类资产上限放宽,有机构筹划回购股票
4月8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通知,优化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通知主要包含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等三方面内容,其中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在当前环境下,保险资金发挥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优势,加大对权益资产的配置,有助于稳定资本市场。多家头部机构看好今年A股市场,预计权益投资比例将适度提升。
15亿元!三峡人寿第二轮增资方案出炉,但增资方有变动,有何考虑?公司回应⋯⋯
日前,三峡人寿发布公告称,计划增资15亿元,待监管批准后,其注册资本将变更为30.33亿元。此次增资由重庆渝富资本、重庆高速公路投资控股等4家公司共同出资,其中重庆发展投资和重庆三峡国有资本运营集团为新增股东。
年报观察 | 险企竞逐千亿级新能源车险市场:“蛋糕”很大,赔付率也高,成本率走低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显著,带动新能源车险保费收入达1409亿元,提供风险保障金额106万亿元。然而,新能源车险承保亏损57亿元,主要因赔付率高企。为应对这一挑战,头部财险公司如人保财险、太保产险等通过优化定价管理、集中理赔及与车企合作等方式降低综合成本率。人保财险总裁于泽预测,2025年新能源车险保费将继续快速增长,市场规模或达1540亿至1800亿元。监管机构出台指导意见,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并搭建“车险好投保”平台解决投保难题。未来,随着智能驾驶技术进步,定制化保险产品或成新趋势,但群体性风险需进一步研究防范。
小米SU7事故启示录:智驾时代,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车险?
小米SU7事故,责任如何认定?保险怎么赔?律师、保险专家们这样说⋯⋯
近日,一辆小米SU7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严重交通事故致3人死亡,事故责任认定引发广泛关注。小米公司表示,事故发生后已与车主取得联系,了解到非车主本人在驾驶。在车辆出借的情况下发生事故,车主要承担责任吗?多位律师、保险专家对此展开深入探讨。
新华保险又出手了!这次举牌的是北京控股 险资热衷举牌的逻辑是什么?
近日,新华保险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港股上市公司北京控股15万股,持股比例增至5%,触发举牌线。新华保险表示,此举旨在优化资产负债匹配,实现长期稳健收益。自2024年以来,多家险资频繁举牌,标的涵盖银行、水务能源等领域,如中国平安多次举牌银行股,长城人寿则青睐基础设施类股票。分析认为,在资产端承压背景下,险资持续加大长期优质红利类资产配置,以平滑利润波动并满足长期稳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