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李宣璋 每经编辑 陈星
2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情况举行发布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全国疫情日趋平稳,总体向好态势持续巩固。目前监测未发现病毒变异株传播力、免疫逃逸能力和致病力明显增强的情况。
“要重视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疫情防控,继续坚持养老院、儿童福利院、幼儿园和学校等重点机构防控措施,做好相关人员健康监测,加强从业人员个人防护。”米锋强调。
近期多地开展新冠抗体检测服务,目的是什么,有什么指导意义,哪些人群需要做抗体检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以上问题,在发布会现场提问。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抗体检测其实是基于严谨实验设计的随机样本抗体检测,又称为血清学调查。通过调查可以为国家免疫策略和防控策略的调整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三类人群适用抗体检测
陈操表示,健康人群感染了新冠病毒康复后,或者接种了新冠疫苗以后,在体内会留存免疫应答诱导的抗新冠病毒的抗体,包括结合抗体和中和抗体。
抗体检测的目的是获得各年龄组、城乡人群特异性抗体水平,尤其是中和抗体的水平,从而了解人群的“免疫本底”,估算全人群抗新冠病毒抗体的水平,推算出人群的感染水平。
另一方面,通过血清学调查,也可以获得对不同变异株交叉保护的水平,分析免疫持久性,通过这种血清学调查,可以为国家免疫策略和防控策略的调整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血清学调查适用的人群一般包括以下几类:一是尚未接种疫苗,但是也没有感染的人群,用以估算隐性感染水平;二是接种了疫苗但是没有感染的人群,用以估算疫苗接种后抗体的水平;三是近期感染康复后的人群,用于估算抗体持续水平和接种加强针的时间。
针对我国是否会出现下一波疫情,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指出,我国刚刚经历了一次全国性的新冠病毒感染流行,多数人已经康复,还有部分人仍在康复之中。这个时段,在全国范围内人群的免疫保护力处在较高的时期,所以近几个月再出现新一波新冠疫情的可能性比较小。
“今后再出现类似于这次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也比较小。随着我国优化防控措施,新冠疫情在未来可能会断断续续在局部地区、部分人群、一段时间内发生,出现全国范围内短时间集中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比较小。”吴尊友介绍。
变异毒株未来如何“变”?
目前仍没有感染过的人是否还会有感染风险?吴尊友表示,那些还没有“阳”过的人,应该说他们采取了有效的防护措施,预防了自己感染,或者他们天生的免疫保护力就比较强。
“不管是哪种原因,在全国性大规模流行期间感染的风险比较高,这些人都没有发生感染,现在全国大规模流行的高峰期已过,全国范围内感染的风险比较低,他们再发生感染的可能性就比较小。”吴尊友强调。
对于这部分人群接下来的防护,吴尊友提出建议:第一,继续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预防感染;第二,如果还没有接种疫苗,应尽快接种疫苗。如果符合加强针接种条件的,尽快进行加强针接种。
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公众非常关注其变异方向和特点。对此,吴尊友表示,总体来看,新冠病毒持续发生变异,并呈现出传染性、免疫逃逸能力增强,致病性减弱的趋势。
从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死亡和病例数来看,2020年致病比例为2.33%,2021年为1.72%,2022年为0.28%,2022年12月份只有0.08%。从这一组数据可以看出,新冠病毒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威胁在减弱,当然其中也不排除是新冠疫苗的广泛应用等。
“从目前来看,未来出现传染性更强的变异毒株的可能性非常小。致病性加强,或者病毒‘返祖’到德尔塔甚至原始毒株的可能性也非常小。”吴尊友强调。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