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推行ESG对金融体系、企业等 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每日经济新闻 2022-10-30 22:41

    每经记者|李玉雯    每经实习编辑|马子卿    

    10月28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22中国金融发展论坛暨第十三届中国金鼎奖(金融)颁奖礼”在线上举行。

    本次论坛上,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发表了题为“中国金融践行ESG的方向与路径”的主旨演讲。在她看来,推行ESG对于金融体系、投资者、企业等多方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既能够引导金融机构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也可以培养投资者长期价值投资的理念,同时有助于推动企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由于起步较晚,目前我国ESG市场的规模及活跃度相较成熟市场仍有一定差距,面临政策措施尚未健全、缺少信息披露框架、投资市场规模较小、企业意识匮乏等诸多挑战。

    王遥表示,一些ESG投资国际经验值得去借鉴,例如成熟市场的制度完善与技术进步、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引导市场、ESG投资产品创新、ESG理念的认知度和应用度成熟等。另外,在企业端ESG信息披露方面,各国政策引导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以全球通用标准和地方标准结合的披露模式,披露主体的范围也在逐步扩大。

    对于中国金融ESG发展,王遥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在完善政策体系方面,将ESG因素纳入财税相关政策,如政府购买协议(GPA)、出口退税、企业税收等;加大对社会民生、环境与资源保护等ESG相关领域的财政投入;在国有资本管理体系中引入ESG因素的考量;建立社保和养老基金的ESG投资长效机制。

    在ESG标准方面,则要构建与国际接轨兼具中国特色的指标体系。“国际标准虽然值得借鉴,但在某种程度上并不符合对于一些特色指标的精准评价,甚至并不适用于对中国一些企业进行评价。因此,我们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与国际标准接轨的ESG指标体系。”王遥说道,同时,各部门共同推进制定统一的ESG信息披露框架,促进国内ESG信息披露逐渐向强制披露转变。

    不仅如此,还要引导各方市场参与主体形成合力共同推动ESG发展,加强对实质性ESG议题的关注,有针对性地对ESG理念进行落地,加强对金融机构和企业ESG意识的培养,加强ESG相关数据建设与方法学研究等。此外,还要积极推动国际合作。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翟立宏:财富管理逐渐成为共识 行业发展浪潮正在蓄势

    下一篇

    苏州银行三季报:营收净利均呈两位数增长,资产质量保持优异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