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药明生物CEO陈智胜:美国商务部“未经核实名单”事件已基本解决 未来可通过全球布局以规避相关风险

    每日经济新闻 2022-10-28 22:08

    ◎10月27日晚间,药明生物在微信公众号上称,尽管面对全球不确定局势、生物技术产业融资难等挑战,药明生物仍然保持业务增长态势,并连续新签订多个早期和后期项目,预计2022年全年将新增120个项目,并将在2023年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公司再次确认了2022年收入和利润的预期,并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10月28日,在药明生物举行的媒体沟通会上,公司CEO陈智胜对包括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多家媒体表示,公司通过9个月的时间已经基本解决了UVL事件,年初定的全年新增120个项目的目标也没有发生改变。“尽管今年黑天鹅事件很多,但药明生物依然能够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寻找确定性,预计今年收入和利润将保持稳定增长势头。”

    每经记者 许立波    每经编辑 杨夏    

    10月27日晚间,药明生物(HK02269,股价38.8港元,市值1656.78亿港元)在公司微信公众号上更新了相关进展,公司称,尽管面对全球不确定局势、生物技术产业融资难等挑战,药明生物仍然保持业务增长态势,并连续新签订多个早期和后期项目,预计2022年全年将新增120个项目,并将在2023年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公司再次确认了2022年收入和利润的预期,并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此外,今年9月28日,药明生物宣布以约3亿美元回购公司股票。随后在9月30日至10月25日期间,药明生物以平均45.9港币的价格在港交所总计回购5072.1万股股票,目前公司已完成股票回购计划。

    针对此前引起资本市场广泛关注的美国商务部“未核实清单”(UVL)事件,药明生物方面披露,其被纳入UVL清单的两家子公司中,无锡药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已于10月7日正式从UVL中移出,上海药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则于10月27日在中国商务部的协调下已成功完成美国商务部的最终用户访问,这被药明生物方面认为是公司彻底移出UVL清单的“关键一步”。

    10月28日,在药明生物举行的媒体沟通会上,公司CEO陈智胜对包括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多家媒体表示,公司通过9个月的时间已经基本解决了UVL事件,年初定的全年新增120个项目的目标也没有发生改变。“尽管今年黑天鹅事件很多,但药明生物依然能够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寻找确定性,预计今年收入和利润将保持稳定增长势头。”

    通过全球布局来规避可能的风险

    实际上,自今年以来CXO板块遭遇几次大跌,其背后都与地缘政治有着一定的关系,包括此前的UVL事件和最近拜登签署用以减少美国对外国材料和生物生产外包依赖的行政命令。

    为什么在CXO板块上,投资人会对地缘政治风险如此敏感,稍一风吹草动就要抛售?一方面是由于国内CXO企业在部分上游关键设备、关键技术上仍然受制于外企,供应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是许多CXO企业的营收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境外客户,也因此极易受到国外政策变动的影响。

    针对供应链安全性问题,陈智胜表示,虽然公司目前在上游设备、原料供应上还是以进口为主,但“药明生物的采购体量大,每年物料和设备的采购量达上百亿人民币”,也因此与重要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他也透露称,公司在供应链上采取了多元化策略,也为防范风险提前进行了相应准备。

    一直以来,药明生物都将发展重心放在境外市场,2022年中报显示,北美市场对公司收入的贡献率为54.1%,中国市场贡献率为24.9%,欧洲市场贡献率为18%,其他市场贡献率为3%。并且,相比较于境外营收的高速增长,药明生物在国内业务上的增速相对较低。

    对此,陈智胜告诉记者,对CDMO行业来说,可能95%的市场在中国以外地区,特别是在目前国内生物制药产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如果企业能够服务于全球市场就不会存在“过剩”。

    “中国药企大部分都是基于中国市场发展,真正走出去可能还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是中国大部分CDMO企业都是服务于全球市场,欧美市场收入占比更重。”陈智胜表示。

    另一方面,药明生物也已开展全球布局来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我们在美国、爱尔兰、德国和新加坡都布局了研发生产基地,如果客户有需求,我们可以灵活切换到全球其他基地执行项目。”

    “创新药寒冬”下,CXO企业为何能逆势增长?

    资本市场上,自去年以来,国内创新药板块就一直处于相对低迷的状态,不仅二级市场上医药企业的整体市值在缩水,IPO前的投融资热度也相对冷清,这也让“创新药寒冬”等论调甚嚣尘上。

    但在多数CXO头部企业的身上,却似乎找不到一丝“过冬”的痕迹,不仅药明生物在业绩上维持高增长目标,同为药明系的药明康德(SH603259,股价78.39元,市值2320.68亿元)刚刚于近日交出了一份单季度营收破百亿的业绩快报,凯莱英(SZ002821,股价149.87亿元,市值554.50亿元)、博腾股份(SZ300363,股价44.19元,市值240.56亿元)等在接到大额新冠药物订单后也吃到了不小的红利。

    当被问到,为何药明生物能够在“寒冬”中逆势增长,陈智胜将之总结为两大原因。一是公司收入构成多元化,目前药明生物的收入有中国、欧洲、美国、亚洲其他市场(日韩等)四大板块,收入不依赖于单一市场;二是不管大环境形势有多严峻,医药行业一直存在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总有人在研发新药,就会对CRDMO服务有需求。

    站在国内医药行业的宏观角度,陈智胜认为,在“创新药寒冬”之下,这一轮的大浪淘沙可能会淘汰将近一半的创新药企业,但活下来的都是更优秀的公司,这将有利于医药产业的良性发展。他给国内医药企业的建议是,在当前政策背景下,中国公司一定要争取出海,不能仅仅靠中国市场的发展,海外市场空间可能是中国市场空间的十倍、二十倍,空间更大。“这也是药明生物的优势,我们能够赋能更多中国生物药企更好地出海。”

    从具体的技术领域来看,陈智胜则看到在双抗和ADC领域涌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中国企业,其预计会成为下一轮生物制药产业的主要增长点。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500739443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安信证券给予伟星新材买入评级,Q3业绩增速表现亮眼,盈利能力提升经营韧性强

    下一篇

    俄国防部:30万部分动员目标已完成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