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城市24小时 | 湘赣联手建高铁,谁受益更多?

    每日经济新闻 2022-10-10 23:23

    据悉,长赣铁路主要技术标准为高速铁路,设计时速为350km/h。正线长429.4公里,其中江西段正线长297.552公里,江西境内拟设上栗、萍乡北(既有)、芦溪、莲花、永新、井冈山东、遂川、赣州北、赣州西(既有)等车站。

    每经记者 杨欢    每经编辑 刘艳美    

    图片来源:摄图网501609949

    据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信息显示,10月7日,《新建长沙至赣州铁路》项目已获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审批事项为“使用中央投资5亿元及以上、使用中央投资且总投资50亿元及以上的铁路项目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西起湖南省长沙,自常益长铁路长沙西站引出,向东经长沙黄花机场、浏阳,折向南经江西省上栗、萍乡、莲花、永新、井冈山、遂川至赣州,跨过赣江后至赣县站龙岩端区间与赣瑞龙铁路顺接贯通;通过西南联络线、云贵厦联络线引入长沙南站,沟通渝长广和云贵厦径路;通过联络线引入赣州西站,沟通长赣深径路。

    据悉,长赣铁路主要技术标准为高速铁路,设计时速为350km/h。正线长429.4公里,其中江西段正线长297.552公里,江西境内拟设上栗、萍乡北(既有)、芦溪、莲花、永新、井冈山东、遂川、赣州北、赣州西(既有)等车站。

    解读:去年9月,国务院批复《“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明确要建设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区域合作交通先行,但从已有交通基础来看,两省区域内大部分县市交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随后,《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印发,当中提出3条铁路建设,其中便包括长赣铁路。

    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范围 图片来源:湖南日报

    长赣铁路位于湖南省东部和江西西南部,是国家高速铁路网“八纵八横”之一厦渝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的重要客运专线。早在2019年,长赣铁路便已启动前期和预可研评审工作。

    眼下,随着《新建长沙至赣州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遂川、莲花、永新等江西西南多县都将迎来高铁时代。与此同时,赣州的交通地位也有望进一步提升。

    根据《江西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将围绕构建赣州四通八达高速铁路网,建成赣深客专,建设长赣铁路等项目。去年底,赣深高铁已正式开通。

    与江西相比,长赣铁路湖南段仅131.8公里,自常益长铁路长沙西站引出,向东经长沙黄花机场、浏阳。但对于湖南来说,其关键作用之一即是与深圳的进一步连通。公开报道显示,长赣铁路以联络线引入赣州西站,沟通长沙经赣州至深圳方向铁路。

    整体上看,长赣铁路将进一步增强沿线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等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和人员往来,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东中部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具有重要意义。

    #动向

    贵州设定白酒发展目标 四季度增加值增长15%以上

    10月10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发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推动复工复产复市促进经济恢复提振行动方案的通知》,根据通知内容,贵州省拟推动工业全面发力,并发挥特色优势产业支撑作用。通知提出,要加快推进“三个一批”,持续抓好中小酒企规范发展,新培育一批规上白酒企业,四季度白酒增加值增长15%以上。

    河南发布酸辣粉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力争2025年产值达300亿元

    为落实优势再造战略,支持酸辣粉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河南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河南省酸辣粉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该计划提出,到2025年,力争河南酸辣粉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0家,总体产业产值达300亿元。同时,将加快行业标准制定,完善配套链条,强化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支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创造型现代渔业之都 深圳发布未来三年现代渔业发展规划

    10月9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海洋渔业局)消息,《深圳市现代渔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经深圳市政府同意已印发实施。该规划提出,到2025年,深圳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和示范区,渔业经济总产值将达98亿元,远洋捕捞量6万吨。展望2035年,深圳将成为我国现代渔业管理改革示范区、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的特色标杆、创造型现代渔业之都。

    全国铁路明起实行第四季度运行图 长三角及海峡西岸运力进一步提高

    10月1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第四季度列车运行图。调图后,全路开行旅客列车5286对,较现图增加21对;开行货物列车10829对,较现图增加41.5对,铁路客货运输能力进一步提升。京唐、京滨城际铁路开通运营,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更好服务。合杭高铁湖杭段、兴泉铁路建成投产,长三角及海峡西岸运力进一步提高。同时,充分运用优质运输资源,闽赣宁等地进京旅客列车旅行时间进一步压缩。

    #数读

    2012年以来中国年均出生1620万人 人口总量平稳增长

    中国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的中共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2012—2021年,中国年均出生人口为1620万人。2021年末,中国人口数量为141260万人,比2012年末增加5338万人,年均增长593.1万人,年均增长率为0.4%。

    人口流动是当前中国人口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2012年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中国人口流动日益活跃,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2020年,中国人户分离人口达到492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34.9%,其中,流动人口达到3758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6.6%。与2010年相比,中国人户分离人口增加23138万人,增长88.5%,流动人口增加15439万人,增长69.7%。

    从人口流向上看,人口持续向沿海、沿江地区及内地城区集聚,东部地区人口持续增加,人口比重比2010年上升了2.1个百分点。主要城市群人口集聚度加大,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人口增长迅速,分别增长了35.0%、12.0%和7.3%。上海、北京、广东、浙江4省(市)10年间人口密度增量均在每平方公里100人以上。

    #放榜

    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名单公布,江苏入围数量居首

    日前,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了全国爱卫办印发的《关于2021年度全国健康城市建设评价结果的通报》,浙江嘉兴市、江苏无锡市、江苏苏州市等30个城市入围2021年度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名单,其中江苏省共11个城市入选,入选城市总数居全国第一位。

    全国爱卫办在通报中提出,对入选城市提出表扬,希望各地再接再厉,针对薄弱环节,不断改进各项工作,进一步推动健康城市建设取得更大成效,为建成健康中国奠定坚实基础。

    据介绍,为推动健康城市建设学规范开展,全国爱卫办已连续三年组织开展全国健康城市建设评价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健康人群、健康文化等五大领域的42项指标。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北交所视频】骏创科技披露股权激励计划草案 拟考核2022~2024年各年度业绩

    下一篇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逾5% 哔哩哔哩跌超10%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