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中海达董事长廖定海:智能驾驶市场还没真正爆发 未来公司业务天花板会越来越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9-30 16:42

    ◎近日,中海达董事长廖定海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驾驶车载高精度业务是中海达接下来重要的战略方向,公司会加大投入推进这项业务的发展。他告诉记者,智能驾驶市场还没真正爆发,但趋势是很明确的。公司车载高精度产品预计1~2年后可大规模量产。

    ◎不光智能驾驶,中海达还将往工程机械、水利、电力、铁路等更多领域开拓,落地北斗高精度应用。“未来我们的天花板会越来越高。”

    每经记者 陈鹏丽    每经编辑 杨夏    

    从全球各大主要车厂的智能驾驶车型量产交付时间表来看,2022年下半年是智能驾驶新车起量的一个重要拐点。

    作为自动驾驶车企的上游智能软硬件供应商,中海达(SZ300177,股价6.6元,市值49亿元)去年下半年开始,就逐渐感受到了一波需求潮的到来。近日,中海达董事长廖定海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驾驶车载高精度业务是中海达接下来重要的战略方向,公司会加大投入推进这项业务的发展。他告诉记者,智能驾驶市场还没真正爆发,但趋势是很明确的。公司车载高精度产品预计1-2年后可大规模量产。

    廖定海还称,中海达从北斗卫星导航接收机(RTK)起步,之前一直专注在地理信息产业上,但这个产业的天花板是可以看得见的。基于此,中海达的业务正加速迈向北斗高精度智能应用的2.0阶段。不光智能驾驶,中海达还将往工程机械、水利、电力、铁路等更多领域开拓,落地北斗高精度应用。“未来我们的天花板会越来越高。”

    中海达董事长廖定海。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智能驾驶市场还没真正爆发

    外界可以明显感受到,中海达的智能驾驶车载高精度业务在加速推进。

    9月23日晚,中海达对外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600万元受让全资子公司广州中海达创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新科技集团)持有的广州海达星宇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达星宇)60%的股权;同时以0元受让广州星创梦宇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的海达星宇40%的股权(实缴注册资本为0元,后续由中海达履行相应的实缴出资义务)。一番操作下来,海达星宇将成为中海达持股100%的一级子公司。在这之前,中海达是通过全资子公司对海达星宇控股60%。

    中海达在公告中解释称,海达星宇作为公司智能驾驶车载高精度业务的重要承载主体,目前在车载软硬件产品已初步实现规模化量产出货,现阶段迫切需要公司进一步加大投入到相关产品技术的研发及市场推广,以赢得发展先机,从而推动中海达快速实现智能驾驶车载软硬件产品的产业化。

    9月26日下午,廖定海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驾驶车载高精度业务是中海达接下来重要的战略方向,“我们也会加大投入、集中发力。至于(这项业务)未来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收入或者回报,这还要看车厂的大规模量产(时间)。”这是因为,公司产品所定点的车型一旦大规模量产,中海达车载高精度业务的增长将会是突跳式。

    据中海达披露,今年上半年,海达星宇实现营收256.3万元,净利润处于亏损状态。

    图片来源:中海达公告

    中海达副总裁廖建平向记者介绍,基于公司对北斗卫星高精度定位技术在智能驾驶的应用前景判断,中海达5年前就组建了自动驾驶事业部(后更名为智能应用事业部),并投资成立海达星宇,开始智能驾驶应用场景的探索。截至今年6月底,中海达的车载端软硬件产品已获车企成功定点的量产车型13款,合作客户包括小鹏汽车(HK09868,股价45.65港元,市值787亿港元)、上汽集团(SH600104,股价14.3元,市值1671亿元)等。

    此外,公司进一步完成车规级产品产线的智能制造扩产升级和IMU(测量物体三轴姿态角以及加速度的装置)生产标定基地的建设,目前车规生产基地硬件产能规模达百万级年产标准。

    廖定海告诉记者,自动驾驶的技术路线现存三大流派,但无论是哪个流派,车辆的高精度地理信息框架服务都必不可少,属“基础设施”,应用市场空间巨大。“导航软件大家都很熟悉,汽车导航现在精确度要求可能在几米就可以了。但自动驾驶汽车的高精度地图不是给人看的,是给车看的,精密度要求需达到分米级或厘米级。”

    他还表示,当前智能驾驶市场还没真正爆发,公司相关车载产品要实现大规模量产还要1-2年。

    北斗智能应用进入产业化关键期

    实际上,除了中海达,国内其他多家卫星导航企业也纷纷在抓住自动驾驶领域的应用机会,与车企展开深度合作。比如,华测导航(SZ300627,股价30.3元,市值162亿元)已被指定为哪吒汽车、吉利路特斯、比亚迪(SZ002594,股价252.01元,市值7336亿元)汽车的自动驾驶位置单元业务定点供应商;北斗星通(SZ002151,股价26.43元,市值136亿元)的高精度车载业务实现6个项目落地;司南导航也推出了车规级高精度芯片及模块解决方案。

    2020年6月,随着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开通。中国北斗系统从此与美国GPS、欧洲伽利略、俄罗斯格洛纳斯齐名,成为全球四大卫星系统之一。

    北斗系统具备全球服务能力后,如何推动北斗规模化应用成为整个行业的新“发力点”。

    从政策端来看,去年3月,北斗产业化被列为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之一,随后多地、多行业、多部门将北斗产业化写入“十四五”规划。今年9月,华为Mate50系列新机宣布搭载北斗短报文功能,也是北斗卫星在大众市场产业化应用的里程碑事件。

    国联证券今年7月一份研报也曾指出,北斗规模应用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卫星导航赋能众多行业、领域,场景创新应用不断涌现,“我们认为应重点关注军事用途、智能驾驶和自然资源应用。”

    廖定海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中海达之前一直是围绕地理信息产业,形成了“空、天、地、水上、水下”一体化高精度行业解决方案。现在,中海达的业务正从1.0阶段往2.0阶段进化。除了自动驾驶,中海达还会往工程机械、水利、电力、铁路等新兴领域拓展北斗高精度定位应用。“任何运动的物体和产业都需要位置服务与基础地理信息框架服务。地理信息产业的天花板是可以看得到的,但新应用领域的拓展空间是非常大的。”

    “未来我们(公司业务)的天花板会越来越高。”他说。

    图片来源:摄图网-400108655(图文无关)

    海外市场为传统主业带来新机遇

    从上半年业绩来看,中海达1-6月营收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均出现同比下滑。对此,中海达解释称,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面向政府及部分央企、大型国企客户的业务受影响较大,部分项目实施周期延长或受阻,实施效率降低,验收进度有所延迟,且该类用户采购和招投标进度亦有所推迟。

    廖定海对此进一步表示,公司传统业务原本计划是保证每年20%的增长,这两年受疫情影响,增长表现出了乏力。但他认为,传统RTK、全站仪等装备的刚需依然存在。安全监测业务属于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今年上半年,该业务保持稳定增长。此外,公司应急类业务未来将瞄准水利行业中小型水库和大坝的安全监测,公路与桥梁监测业务。

    从区域来看,中海达近年来海外市场的收入增速高于国内。比如今年1-6月,公司国内市场收入同比下滑,但国外市场却实现近30%的增长。

    廖定海对此表示,中海达传统主业在国内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公司与华测导航的“两强”地位逐渐确定,行业“内卷”也比较厉害。“它的天花板在那了。”因此,除了往新的行业拓展应用市场外,公司传统业务的精力放到了海外市场。整体海外市场容量比中国要大,拓展海外市场也是中海达下一步的重要战略。

    廖定海称,“海外市场无论价格、利润还是现金流,都是比较好的,我们国际市场的规模份额会越来越高。”

    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中海达海外收入占公司营收比例约16%。中海达透露,公司现已在12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在87个国家有近200家产品代理商或业务合作伙伴。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新三板基础层公司雨诺股份发生2笔大宗交易,总成交金额1732.22万元

    下一篇

    山东赫达:公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有少量应用于化妆品行业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