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林姿辰 每经编辑 张海妮
在医药融资环境趋于冷静的当下,中国创新药企业的破题关键回到“创新”本身,基础研究的短板越发明显。
近期,原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首席科学家何如意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医药创新刚刚起步,发展的空间很大,对国外创新药产业的追赶期长短取决于基础研究投入的多寡。目前,国内对基础研究的重视度还要提高,大家都忙于开公司,仅靠企业去做基础研究并不现实。
何如意指出,由于之前药物研发以仿制药为主,创新药领域科研人才紧缺也开始显现。未来,“海归”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企业一定要走国内自身培养这条路。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