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表示,中央强调练好内功夯实基础,把乡村振兴作为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压舱石,实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战略。国内大循环就是要以全国统一大市场为主要需求导向,拉动中国的投资转向农村。
◎温铁军认为,推动乡村振兴,即消除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城乡融合”不可忽视,其最大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城乡两个要素市场的自由流动。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陈旭
8月5日,由雁栖湖研究院主办的第四届雁栖湖论坛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与会嘉宾围绕“筑基固本,稳中求进”主题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析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路。
论坛召开期间,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原院长、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贫富差别对农民来说不是自身努不努力的问题,而是客观上处在一个时空条件约束之下带来的难题。
“乡村振兴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压舱石,国内大循环要以全国统一大市场为主要需求导向,拉动中国的投资转向农村。”温铁军说。
温铁军在论坛上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摄
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对外公布,作为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划出了重点工作。
文件指出,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经济复苏脆弱,气候变化挑战突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极为繁重艰巨。党中央认为,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温铁军表示,中央强调练好内功夯实基础,把乡村振兴作为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压舱石,实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战略。国内大循环就是要以全国统一大市场为主要需求导向,拉动中国的投资转向农村。
“如果我们能把过剩金融转到生态化建设之中,就意味着我们找到了新的资产池,县域经济就是今天第三资产池的空间扩张。”
温铁军在论坛现场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从开始新农村建设,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已经在乡村形成了数以百万亿计的设施性资产,如果我们能有效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机整合,为金融资本找到下乡投资的路径,就会有助于进一步形成资本的闭环运作。
记者注意到,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要求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企业,优化完善存量资产盘活方式,加大盘活存量资产政策支持,切实做好盘活存量资产工作。
2022年2月23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新时代新阶段,“三农”工作就是抓乡村振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不提新主题、不讲新提法,锚定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对2022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温铁军认为,推动乡村振兴,即消除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城乡融合”不可忽视,其最大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城乡两个要素市场的自由流动。
温铁军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以日本为主的东亚模式可供参考。也就是由国家直接出面,把所有能够产生收益的经济领域,包括旅游、餐饮等行业全部交给农业合作社。
“日本模式之所以能够让农民的人均纯收入1.6倍高于城市平均收入,原因是他把所有能够产生高收益的经济领域全部交给综合农协来垄断经营,不允许其他企业进入到农业领域中与综合农协竞争。”温铁军认为,这样的方式能够填补因时空条件约束导致的城乡收入差异。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统计,截至2022年6月末,我国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3323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6.7%。在产业带动、就业创业拉动下,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87元,实际增长4.2%。
据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介绍,上半年,我国乡村富民产业稳定发展,农村就业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产品加工业恢复向好。全国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6月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比制造业高1.8个百分点。农产品电子商务较快发展,农产品网络零售额2900亿元、同比增长12.4%。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张怀水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