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通威股份披露一份金额“炸裂”的订单,近日与青海高景签订多晶硅长单销售合同。根据合同约定,买方在2022年~2026年预计向卖方合计采购不低于21.61万吨多晶硅产品,按照市价折算金额超500亿元。
◎“神秘买家”青海高景股东高景太阳能已成为国内硅片产能前三甲,仅次于中环股份及隆基绿能。
每经记者 胥帅 每经实习编辑 杨夏
今日,通威股份(SH600438,股价54.5元,市值2453亿)披露一份金额“炸裂”的订单,近日与青海高景签订多晶硅长单销售合同。根据合同约定,买方在2022年~2026年预计向卖方合计采购不低于21.61万吨多晶硅产品,按照市价折算金额超500亿元。
不过,硅料买家并非上市公司,而是一家“新兴企业”,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曾是晶科能源首席运营官。
今日晚间,通威股份披露了一份金额炸裂的订单,公司旗下四家子公司(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云南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以下统称“卖方”)于近日与青海高景签订多晶硅长单
销售合同(以下简称“合同”)。根据合同约定,买方在2022年~2026年预计向卖方合计采购不低于21.61万吨多晶硅产品。
本合同是日常经营性长单销售合同,若按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最近一日(2022年6月15日)公布的国内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26.61万元/吨(含税)测算,预计销售总额约509亿元人民币(不含税)以上。按照每年计算,这几乎是一年一百亿的节奏。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去年一年,通威股份硅料营收187.61亿元。若按照青海高景的这一采购节奏,几乎相当于去年通威股份一半的硅料产能。
关键问题是,青海高景是谁?
根据公告资料,青海高景注册资本是10亿元,法定代表人徐志群,主要股东由广东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景太阳能)100%持有。
青海高景工商信息 图片来源:启信宝截图
查询工商资料可以发现,高景太阳能并非一家上市企业,该公司由业内资深技术团队联合珠海龙头国企华发集团、知名投资机构IDG资本共同创立。而在华发集团传统的商业版图中,主要集中在金融、地产等,鲜有新能源产业链方面的布局。
“它们主要做硅片环节,最近几年的新进入者,产量上得比较快。”今日,通威股份有关人士通过微信向记者表示。
实际上,这并不是青海高景第一笔百亿元级别“扫货”硅料。去年初,与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买卖协议书》,协议约定,未来四年内,青海高景太阳能将向新特能源(HK1799,股价23.75港元,市值340亿港元)购买原生多晶硅15.24万吨,总金额约219.44亿元。
根据Solarbe索比光伏网的信息,高景太阳能创立于2019年7月3日,也就是说,在其创立后的三年里,每年平均有200亿元左右的投资、签约落地。高景太阳能规划的80GW硅片产能,已在光伏行业中排名第三,仅次于隆基绿能(SH601012,股价60.85元,市值4611亿)的165GW与中环股份(SZ002129,股价46.79元,市值1512亿)的135GW。
相比公司名字的默默无闻,徐志群这一名字就不简单了。徐志群曾担任晶科能源(SH688223,股价14.5元,市值1450亿)首席运营官。晶科能源今年在科创板实现上市,市值突破千亿元。
2019年,徐志群升任晶科能源首席运营官。“在晶科能源任职的10多年中,徐先生为公司的垂直一体化与高效运作做出巨大贡献,”晶科能源总经理陈康平曾评论道,“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出色的执行能力,徐先生能够有效地帮助公司实现产业链垂直一体化的高效运作,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多样化产品的市场需求。他的丰富的运营领导经验,上任后将帮助公司执行既定的战略。”
不过在次年11月25日,晶科能源宣布首席运营官徐志群辞去公司首席运营官职务。陈康平当时表示,“我们祝愿徐先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切顺利,并感谢他多年来为晶科服务。”
此份订单对通威股份是一大利好,公司表示,本合同的签订有利于公司多晶硅产品的稳定销售,符合公司未来经营规划,对公司的经营业绩有积极影响。
这又进一步反映硅料的上游环节仍然处于高景气度。
6月15日,安泰科发布周评,最新预期全年硅料总供应量与终端需求基本匹配,硅料和终端供需基本平衡将支撑全年硅料整体无库存的预期,在此背景下,硅片企业对于硅料产出基本照单全收,故下半年硅料价格出现极端情况的可能性较低。但根据下半年140GW-150GW的终端装机预期,与同期硅料对应的硅片产出约195GW作对比,存在供需失衡的局面,预计下半年若出现阶段性市场供需失衡,产业链库存将大多集中在下游各环节,直到硅片环节开始调整开工率,届时硅料价格再根据直接下游的需求变化而波动。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