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讲好中国生态环保故事”论坛在辽宁省沈阳市举办。
◎论坛上,多地生态环境部门负责人就如何创新讲好生态环保故事分享了经验。
每经记者 李彪 沈阳摄影报道 每经编辑 陈星
昨日(4日),首届“讲好中国生态环保故事”论坛在辽宁省沈阳市举办。
此次论坛是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系列平行论坛之一,旨在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总结交流“讲好中国生态环保故事”经验体会,探讨规律特点,提高能力和水平,把中国生态环保故事讲得更加生动精彩感人,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出席论坛时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为讲好中国生态环保故事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和更加生动的素材。
活动现场
翟青强调,一方面,要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重要思想阐述好、宣传好,让公众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另一方面,要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等重要理念解读好、传播好,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要着眼小切口,从群众关心的、熟悉的、感兴趣的具体事例和情景入手,把故事讲得娓娓动听、直抵人心。”翟青说。
论坛上,多地生态环境部门负责人就如何创新讲好生态环保故事分享了经验。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厅建立了全厅新闻宣传策划会商机制。每月组织各处室、单位召开联席会议,征集、梳理、确定重大发布选题。推行“处长讲业务”制度。每月围绕重点工作,请1位处长参加新闻发布,回应社会关切。2017年以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110余场,2020年、2021年分别达到21场和28场,发布数量和质量均居省直部门前列。
四川省则不断优化例行新闻发布工作,持续提升“讲故事”的能力和水平。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发布主体由多部门参与。主动邀请省直有关部门和市、县党政领导参与发布,构建起“生态环境故事大家讲”的工作格局。近两年来,先后7次邀请11个省直部门,先后5次邀请7个市(州)、14个县(市、区)参加发布。
此外,论坛上,媒体、专家也从工作实践、理论研究等方面分享了经验,交流了体会,大家一致认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生动实践为讲好中国生态环保故事提供了广阔舞台和生动素材。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