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段思瑶 北京报道 每经编辑 孙磊
5月16日上午10:00,上海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副市长宗明介绍,6月1日至中下旬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从今天(5月16日)起,上海将分阶段推进复商复市,包括汽车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的复工复产也在稳步恢复中。
截至目前,被称为“汽车城”的上海嘉定区已有126家企业正式复工复产,其中包括上汽大众、上汽集团、蔚来汽车等整车企业,以及采埃孚、科世达、安波福等汽车产业链上各种配件及配套设备企业。
随着上海等地疫情的逐步好转,此前承压的汽车股正迎来触底反弹后的上攻。截至5月13日,申万汽车板块当周上涨8.41%,跑赢沪深300指数6.37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行第1名,包括乘用车、商用车、汽车服务、汽车零部件、摩托车在内的申万汽车行业5个子板块全部上涨。
上海多家车企全面复工
3月中旬,上海发生疫情之后,不少汽车企业都按下了“暂停键”。近期,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上海汽车产业也在逐步复工复产。
在5月15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部门介绍,目前上海重点产业链正有序复工。上汽乘用车等4家整车企业全面复工,基本实现连续稳定生产,带动零部件配套企业恢复生产。
据悉,随着有序推进复工复产,5月7日LYRIQ首台预生产车已在上海金桥凯迪拉克工厂下线,这是上汽通用自实行封闭生产管理后下线的首款全新车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此外,被称为“汽车城”的嘉定区在本轮疫情发生后颇受关注。据统计,本轮疫情以来,嘉定海关先后为32家车企及上下游企业提供精细化通关监管服务,涉及近千批次零配件等汽车产业链物料,总值达2.6亿元。此前,据上海市嘉定区副区长李峰介绍,在首批保运转“白名单”的666家重点企业中,有125家企业位于嘉定区,其中包含97家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
截至目前,上海市经信委已经发布了两批复工复产“白名单”,约涉及到2000家企业。但对于汽车产业链下的供应商们而言,仍处于疫情防控下的产能限制状态。
“目前,博世复工复产后的产出能力大概在30%~75%之间,各个产品和各个工厂的情况不一样,很难完全讲清楚复产的比例。我们(工厂)没有完全断线,但肯定是产出不足的,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5月10日,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生产和销售端来看,受疫情影响,进口零部件短缺,涉及长三角地区的国产零部件体系供应商无法及时供货,有的甚至完全停工、停运,加之物流效率降低和运输时长不可控,导致了生产不畅问题突出。
数据显示,4月,上海地区五家主力车企生产量环比下降75%;长春地区合资主力车企生产量下降54%;其他地区车企总体产量下降38%。
东莞证券在5月15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随着疫情逐步缓解,目前上海汽车产业全面复工,带动汽车产业链加速复工复产,预计5月下旬可恢复正常生产。”
多地发布促汽车消费政策
目前,随着上海等地汽车产业复工复产循序渐进,支持政策正在加速落地,5月国内车市供给将逐步得到改善。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5月第一周,国内总体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日均3.2万辆,同比下降 21%,表现仍相对不强。但相对今年4月的第一周均值增长29%。随着上海等部分地区恢复正常运行,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将有一定改善。
为了促进汽车消费,全国已有广东、海南、山东和沈阳、天津等20个省市明确发布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包括汽车消费补贴、增加购车指标、汽车消费券等,其中最高补贴金额从5000元/辆到6.48万元/辆。
比如,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在日前发布的《广东省进一步促进消费若干措施》中规定,广东将继续实施汽车以旧换新专项行动,其中报废旧车,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1万元/辆、购买燃油汽车的补贴5000元/辆;5月1日至6月30日,对个人消费者在广东省内购买以旧换新推广车型范围内的新能源汽车新车,给予8000元/辆补贴。
图片来源:摄图网-500676938
与此同时,广州、深圳将增加发放汽车增量指标,今年5月至6月期间,广州额外增加3万个购车指标、深圳额外增加1万个购车指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从目前情况看,国内汽车产业发展形势正在逐步好转,企业奋力抢抓5月和6月关键窗口期,弥补损失的产销量。”
此外,有消息称,新一轮汽车下乡政策最快将于5月出台。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农村家电更新行动、实施家具家装下乡补贴和新一轮汽车下乡,促进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
东莞证券在上述研报中表示,汽车产业作为国家实现稳增长预期目标的重点支持产业之一,疫情缓解后产销将回补,迎来恢复性增长。前期板块在受到疫情冲击后经历大幅回调,市场对悲观预期充分释放,叠加边际改善预期,估值有望迎来修复,配置价值重现。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500477222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