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褡裢机场竣工投运后,将成为京津冀第10座运输机场,对建设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具有重要意义。
每经记者 刘艳美 每经编辑 杨欢
图片来源:摄图网_401781274
北京日报消息,近日,邢台机场收到中国民航局《关于邢台褡裢机场名称的复函》,同意邢台机场命名为“邢台褡裢机场”,机场英文译名为“XINGTAI DALIAN AIRPORT”。
邢台褡裢机场此前为军用机场,1993-2001年曾开通民航业务,后因政策原因停飞。近年来,随着邢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打造冀南综合交通枢纽的需要,邢台机场恢复民航业务被提上日程。
2014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邢台褡裢机场军民合用改扩建工程立项申请。2020年7月,改扩建工程正式开工。机场飞行区指标为4C级,设计目标为到2025年,年旅客吞吐量45万人次,年邮货吞吐量1300吨,航班飞机起降量6080架次。
目前,机场工程建设基本完成,下一步将进行工程竣工验收等工作。邢台市交通建设集团有关负责人此前透露,力争或者提前于2022年10月31日前达到通航。
目前,京津冀地区已有9个运输机场(包括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及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唐山、邯郸5个支线机场)正在运营,邢台褡裢机场竣工投运后,将成为京津冀第10座运输机场,对建设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具有重要意义。
解读:一个有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要世界级机场群支撑;打造世界级机场群,需要各城市机场明确的功能定位、分工协作,不断扩大机场群联通和服务范围。
2017年,国家发改委、民航局印发《推进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实施意见》,在布局重点任务部分明确提到,加快北京新机场建设,改扩建天津滨海机场、石家庄正定机场。同时,还将新建邢台、沧州、康保、丰宁等支线机场,推进唐山、张家口、邯郸等机场改扩建。
对比四个提出要建设“世界级机场群”的区域,京津冀发展优势正在逐渐减弱。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18年以来,京津冀机场群、粤港澳大湾区旅客吞吐量占比逐年下降,长三角机场群、成渝机场群占比则逐年上升。2020年,成渝机场群旅客吞吐量更首超京津冀机场群。
货邮吞吐量方面,长三角机场群和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占据较大比重,合计超80%。变化趋势上,2018年以来,长三角机场群、成渝机场群占比稳步上升,京津冀机场群则呈下降趋势。
此前,有专家分析支线机场在世界级机场群打造中的作用时就指出,2019年京津冀机场群中支线机场旅客吞吐量占比仅为1.8%,低于国内支线机场平均占比6.84%,表明支线机场对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的直接贡献不足。另外,从全球视野来看,京津冀机场群还存在国际旅客比重偏低等差距。
长期来看,这需要京津冀围绕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在航空运输领域进一步补上短板、错位发展,共同构建区域协同的航空运输网络。
水利部珠江委启动水旱灾害防御Ⅲ级应急响应
央视新闻消息,珠江流域正遭遇今年入汛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一次降雨过程。受降雨影响,珠江流域中下游主要河流均出现明显涨水。5月11日23时,鉴于当前流域防汛形势,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将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目前,水利部派驻广西、广东工作组仍在防汛一线协助指导地方做好暴雨洪水防御工作。
最高1000万,无锡抛“最豪”人才购房补贴
央广网消息,5月11日,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经开区和惠山区分别发布人才购房新政,其中梁溪区对A类人才购房最高补贴可达1000万元、经开区A类人才最高可享受800万元购房补贴、惠山区对于在5月份买房的购房人,政府给予每户1万-2万元惠民购物消费券。
赣鄂湘建立跨省级海关协同工作机制
央视新闻消息,5月12日,武汉海关、南昌海关、长沙海关今天在线上共同签署中部地区海关首个跨省级协同工作机制协议,重点在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知识产权保护、动植物检疫、出口商品检验等14个方面开展协同合作。
根据协议,赣、鄂、湘三地电子口岸将加强协同合作,实现物流信息互换,船舶、航空、中欧班列共享舱位。三地依托电子口岸将查验、放行信息推送至三地进出口企业。
安徽两市共商“拥江发展”
新安晚报消息,5月11日,池州市委书记、市长率池州市党政代表团前往安庆市,考察城市规划建设、产业布局发展等工作,随后双方举行座谈会,共商加快推动“一江两岸、拥江发展”事宜。这是时隔5个月后,安庆、池州两地党政主要领导再次坐在一起,面对面共商“拥江发展”大计。
重庆2023年将建成换电站200座以上
重庆日报消息,5月11日,重庆市经信委制定印发《重庆市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方案》,到2023年,计划在全市建成换电站200座以上,推广运行换电新能源汽车1万辆以上。方案还提出,重点推动成渝地区换电网络一体化,打通“成渝电走廊”。
5月1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经济和生态文明领域建设与改革情况。
我国占全球经济比重上升至18%
中央财办副主任韩文秀披露,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占全球经济比重由2012年的11.4%上升到18%以上,我国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地位得到巩固提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万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这些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是最大的增长引擎。
中国吸引外资连续四年居世界第二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2012年,中国货物+服务贸易总额是4.4万亿美元,在全球是第二位。到2021年,货物+服务贸易总额增长到6.9万亿美元,连续两年全球第一。我国双向投资也稳居世界前列,去年吸引外资1.15万亿人民币,比2012年增长62.9%。2017年以来,中国吸引外资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二。对外投资流量稳居全球前三位,“一带一路”经贸合作高质量推进。
我国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13.6亿人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介绍,这十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由7.9亿增加到10.3亿,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稳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由5.4亿增加到13.6亿,报销比例持续提高,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240元提高到610元,惠及10亿城乡居民。
2021年百城居民消费盘点,三四线城市消费潜力正逐步显现
疫情反复背景下,消费复苏情况如何?5月11日,瞭望智库与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共同发布《2021年“百城、千街、万店”消费指数报告——防疫常态下的国内消费复苏实录》。课题组综合GDP百强城市的居民当期消费、跨期消费、极端消费、消费扩容情况四个维度,发现“总指数”年度20强城市中,三四线城市占据8席,占比40%。
根据报告,自2021年三季度起,三四线城市的居民消费健康度呈明显向好趋势,尤其是湖州、廊坊、滁州等城市,下半年发力跃居上游。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些城市对于防疫常态化的适应力或相对更强,且全国范围内下沉市场的消费空间、消费潜力正在逐步显现。
课题组分析,一方面,由于一二线城市的消费结构已相对成熟和稳定,消费扩容和升级空间尚待进一步挖掘,而三四线城市的消费体系整体尚待成长和发展,居民的消费升级需求相比大城市可能更为突出。另一方面,政策一再提倡的消费下沉趋势,为三四线城市的消费扩容提供了优渥土壤。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