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范芊芊 每经编辑 张海妮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范芊芊 摄
5月7日下午,由成都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成都产业集团、四川天府新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承办的2022“蓉漂杯”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巅峰对决在成都举办。
活动中,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申恒涛、腾讯云与智慧事业群Wecity未来城市总经理、智慧城市首席架构师赵明君等嘉宾以“公园城市,智慧创造”为主题进行了创新创业高峰对话。
申恒涛谈到,目前智慧城市的建设离“智慧”还很远,仅有躯干,而没有大脑,没有真正形成“智慧”。
“举个例子,现在城市道路上的摄像头数量是足够的,但是绝大部分摄像头仅有录像功能,没有实现智能化。摄像头拍摄到的数据传输至服务器,但没有被分析,从而无法自动感知一些危险情况,包括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会后,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申恒涛进一步表示。
而人工智能技术对于“智慧”的形成至关重要。“智慧源于人,人工智能就是模拟人的思维和行为的技术。有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才能让城市某些方面实现智慧。”申恒涛说道,近些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开始落地,智慧城市概念也被重新提起。
对此,申恒涛以成都建设智慧蓉城为例,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建设城市大脑,即AI中台。AI中台包括AI学习平台和AI能力平台,前者要不断学习新的算法或是泛化已有算法来满足新的需求,后者要将算法真正形成“能力”直接赋能到行业中;二是希望政府加大对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和产业的投入,开放更多场景;三是希望政府加大对本土科技企业的扶持。“智慧城市工程的建设对于本土科技企业来说是一个契机,它们需要一些场景来实现自身价值。”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